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柴榮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在中國歷史上,自朱溫篡唐之后,華夏大地迎來了一場長達70年之久的大亂局。這個亂局,便是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時期。這段列國割地稱雄的時代,實際上是由唐末藩鎮(zhèn)蛻變演化而來。而在這個五代十國時期,王朝的更迭速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朱溫、李存勖等人,雖然能夠開創(chuàng)新局面,但終歸算不上明君英主。
假如我們在這風云激蕩的七十載歲月中,找尋一個能夠稱得上明君英主般存在的人,當首推后周世宗柴榮。歷史上的柴榮,在位僅6年的時間。但在位6年時間的他,卻收獲了后世史書極高的評價。根據(jù)《舊五代史》的相關記載,后周世宗柴榮的一生“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v觀整個五代十國的歷史,在位6年便能夠有超越同時期其他君主的評價,可見后周世宗柴榮的一生是值得人們深挖的。那么,在位僅6年的后周世宗柴榮,為何能被稱之為“一代英主”?
首先,要衡量一位帝王能否稱得上英主,往往需要從革除內弊,以及對外戡亂兩個方面來看。如果將這兩點,同時放到柴榮身上的話,我們便能發(fā)現(xiàn),在位僅6年的他完全配得上英主的稱號。這是因為,柴榮對于結束五代十國的亂世,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柴榮一生的作為,也為日后北宋的建立,奠定了一個夯實的基礎。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地區(qū)戰(zhàn)亂不斷,五個朝代如同走馬燈一般,你方唱罷我登場。而在這連年戰(zhàn)亂的背后,則是中原地區(qū)民生的凋敝。當柴榮從郭威手中接過衣缽的時候,顯然接手的是一個山河破碎的中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柴榮繼位之初,便大力提倡恢復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于是,一條條鼓勵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政策,開始從朝堂散發(fā)到各地。尤其是鼓勵民眾開墾無主荒地的政策,對于當時中原破碎的民生,起到了很大的恢復作用。
當然,柴榮的作為不僅只在于此,針對唐末以來的諸多弊病,柴榮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當時,五代一般沿襲這唐末以來的舊制,而這些舊制中卻包含著諸多的苛律,以及相互矛盾沖突的地方。于是,柴榮便命諸臣編纂《大周刑統(tǒng)》,在這部法典中,眾多刑律得到了規(guī)范。使得后周有法典可依的同時,這部《大周刑統(tǒng)》也成為了日后北宋《宋刑統(tǒng)》的藍本。在軍事制度上,為了扭轉一直以來武將亂政大的局面,在柴榮時期,禁軍得到了大力的發(fā)展。而這一制度,在日后也被北宋全部繼承。
對內的大力度治理,僅是柴榮大戰(zhàn)略的第一步。后周世宗柴榮平生的夙愿,便是用三十年的時間,徹底結束五代十國的亂局。以至于,在整理內政完畢之后,柴榮便開始著手完成自己一生的夙愿。柴榮在位的短短6年時間里,曾多次御駕親征。尤其是對南唐的三次重大打擊,使得南唐君主不敢稱帝號,只得自稱為“江南國主”。
同時,柴榮針對遼國的軍事行動,旨在收復被遼占據(jù)的“燕云十六州”。因為,柴榮清楚的知道,燕云地區(qū)被遼占據(jù),完全可以用如鯁在喉來形容。以至于,后周大軍方到,三州之地便望風而降。正當柴榮計劃一舉奪回燕云地區(qū)的時候,病魔卻纏繞在了這個有作為的皇帝身上。以至于,北伐最終成為了一場幻夢。
由此可見,柴榮所以能夠被稱為“一代英主”,同柴榮一生致力于平定天下,有著很大的關系。尤其是對南唐的持續(xù)打擊削弱,使得江南諸國近乎沒有任何一國能夠與后周相抗衡??梢院苊鞔_的說,趙匡胤所以能夠席卷江南地區(qū),除卻自身的文韜武略,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于柴榮時期奠定的基礎。如果柴榮不是因病南歸的話,那么燕云地區(qū),在當時是極有可能回到中原王朝懷抱的。
歷史上的后周世宗柴榮,所以能夠稱為“一代英主”。很大程度上,同其在位6年時間的作為有著很大的關系。對內柴榮恢復生產(chǎn),致力于農(nóng)業(yè)、商業(yè)的恢復與發(fā)展。對外柴榮則頻頻出擊,對南唐、后蜀、北漢等割據(jù)政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削弱。但他這6年間的“神武雄略”,奠定了日后中原地區(qū)的再度一統(tǒng)。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