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南宋最小氣的將軍,寧愿打敗仗也不讓同事立功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可別以為這是一句空談,尤其是對領導者而言,寬廣的胸懷和包容的氣魄至關重要。
小氣不是病,可關鍵時候真要命啊,您瞧,今天要講的這位,就是因為小氣而導致了一場戰(zhàn)爭的失敗。
故事的主人公叫邵宏淵,論名氣還算不上一線明星,畢竟也沒打過什么硬仗,但是在《宋史》里面,經??梢钥吹剿鰜聿淞髁?,這又是為啥呢?這就要講一講隆興北伐了。
話說南宋宋孝宗時期,金國正值內亂,完顏亮和金世宗鬧得一塌糊涂。孝宗一瞅是個好機會,既可以趁火打劫,又可以給老祖宗爭點臉面,于是和張浚一商量,干!
由張浚擔任樞密使總指揮,李顯忠和邵宏淵各領一路大軍奔著金國就去了,而且還是偷襲。
按理說,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南宋打贏這一仗應該不難呀,不過,因為有了邵宏淵這個“不確定因素”,可就啥都說不準了。
最初,由李顯忠攻取靈璧、邵宏淵拿下虹縣的戰(zhàn)略部署應該說蠻不錯的,兩路大軍遙相呼應,可攻可守。不過,問題很快就來了。李顯忠作為一代名將,三下五除二取了靈璧,早早進城喝酒去了,而那頭邵宏淵則碰上了大麻煩,和虹縣守軍激戰(zhàn)數日,難以前進。
這時候,李顯忠覺得在一旁看熱鬧過意不去,于是心生一計,派出靈璧的守軍去勸降,結果兵不血刃收復了虹縣。
本來是皆大歡喜的勝利,可邵宏淵這個小氣鬼偏偏不這么想,你這個家伙就知道搶我的功勞,看我不整你!行軍打仗卻將帥不和,那還有好果子吃么?
因此,在接下來的戰(zhàn)事中,邵宏淵不是故意拖拉,打亂李顯忠的部署,就是按兵不動,隔岸觀火??傊?,他的目的就是要報復一下李顯忠。
所幸李顯忠這一路還算順利,一直打到宿州城,都沒有遭遇大規(guī)模抵抗。聽聞捷報的孝宗也樂得不行,把李顯忠提拔為河北、淮、京東招討使,邵宏淵為副招討使。
壞就壞在這個“副”字上面了。本來就心懷嫉妒的邵宏淵,這下更是一萬個不服氣,憑啥那小子官比我大!可是又不能公開表達不滿,于是,邵宏淵整天琢磨著抓李顯忠的小辮子。
這次,還真讓他給抓著了。
原來,進入宿州城后,李顯忠并沒有開倉放糧救濟百姓,而是用來招兵買馬和作為軍糧使用。當然了,這么做也是出于長期作戰(zhàn)消耗較大的考慮。可是邵宏淵不這么看啊,他跑到總指揮張浚那里,靠著自己胡編亂造的誹謗技能包,硬是把李顯忠說成了圖謀不軌的叛賊。更尷尬的是,張浚居然信了,而且給了他便宜行事的大權。
這下,邵宏淵算是臭咸魚翻身了,隨便找了一個理由,竟讓李顯忠移軍城外。李顯忠是個老實人,一門心思打仗,也就沒說啥就搬出去了。
但是邵宏淵仍舊沒消停,他又派人出去散播謠言,謊稱金人準備派重兵來圍剿宿州,一場惡戰(zhàn)在所難免了。結果導致李顯忠的部隊軍心渙散,士兵逃跑的現象不斷加劇。
這個邵宏淵真是沒法兒說了,有這本事你去收拾敵人多好啊?偏偏跟自己人窩里橫!
等金將紇石烈志寧帶著十萬大軍殺來的時候,本就人心惶惶的宋軍一擊即潰,而城里的邵宏淵則視若不見,在關鍵時候沒有出手相助,從而導致李顯忠大敗。
這下倒是沒有人和你搶功勞了,問題是你自己有能耐立下功勞么?答案是不能。因為失去了李顯忠的這股核心力量,邵宏淵很快就原形畢露了。剛剛喝完慶功酒的宿州大捷,轉眼又成了大敗。而這也成為隆興北伐的轉折點,一場轟轟烈烈的復仇行動宣告破產。
就因為一點點私心而耍小心眼,最終導致了一場戰(zhàn)爭的失利,看來小人的心思還真是猜不透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