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張士誠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朱元璋大舉進攻張士誠,通過數(shù)次外圍戰(zhàn),張士誠遭受重大創(chuàng)傷,湖州和杭州相繼告失,同時張士誠賴以生存的兩位結(jié)義兄弟張?zhí)祆骱团嗽饕惨员撑训姆绞叫剂恕安磺笸晖峦丈?,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可笑。對此,欲哭無淚的張士誠預(yù)感到情勢不妙,但卻無計可施。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徐達率大軍對平江實行了包圍。
平江在歷史上原本就有第一堅城的名號,而張士誠對于自己的老窩又是格外重視,在修筑城防工事上可謂不惜血本。這平江城共有八個門,分別是葑門、虎丘門、婁門、胥門、閶門、盤門、西門、北門。每個門的城墻都極其堅固,是用大塊條石混合糯米制成,城上設(shè)置有固定的弓弩位,攻城者,只要一靠近城墻,瞬間便會被射穿。
想一口吞下平江,那是白日做夢。當(dāng)然,這一次徐達也學(xué)乖了,他沒有選擇硬攻平江,而是借鑒了上一次朱元璋最后圍攻陳理所困守的武昌的策略,徐達一到平江,沒有馬上選擇立即攻城,而是采取了圍而不打的攻城方法——鎖城法。具體操作如下。
一、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徐達和常遇春、湯和、康茂才各負責(zé)圍困一座城門;
二、步步為營,步步設(shè)防。徐達在城外筑起了長圍,層層設(shè)防,徹底斬斷了平江與外面的一切聯(lián)系;
三、大興土木,筑壘建堡。朱軍筑雕樓三層,再造聳天木塔,高度欲與城中佛塔試比高,可以把城里的一舉一動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四、虛張聲勢,攻防有序。一切準備就緒后,徐達命士兵在雕樓和高塔上架起弓弩、火銃和火炮,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向城里轟炸。
盡管如此,張士誠帶領(lǐng)平江城里的士兵進行了頑強的堅守,對于徐達打出的“你們已經(jīng)被包圍,投降才是唯一出路”的攻心戰(zhàn)略,張士誠選擇回擊的不是言語,他覺得一切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他選擇了獨立城墻,以斷箭的方式表明自己誓與城池共存亡的堅定決心。
勸降未果后,徐達進一步加大了對平江城的轟炸力度,我雖然暫不主動攻城,但通過轟炸一來可以摧毀你的軍事基地,二來震懾敵人士兵的士氣,三來讓你無處可藏。
果然,五個月后,效果就顯現(xiàn)出來了。平江城面臨最大的危機是:缺糧。因為缺糧,城里的軍民開始了漫長的尋找食物之旅,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吃完后,到最后只能選擇人吃人了。弱肉強食,沒辦法,為了活下去,什么仁義道德,什么手足之情,統(tǒng)統(tǒng)都拋到腦后了,活著才是硬道理,這叫適者生存嘛。
這時,朱元璋親自出馬了,他寫了兩封信,一封信給徐達。信里只有一句話:“將在外,君不御,古之道也。自后軍中緩急,將軍便宜行之。”意思就是說,平江的事你可以自己做主和決定,該怎么辦就怎么辦,你看著辦。
這是對徐達的絕對信任。徐達看完信后,感動得熱淚盈眶,更加堅定了攻克平江的決心和信心。
與此同時,朱元璋還寫了封親筆信給張士誠,并美其名曰慰問,但實際上是勸降。信的開頭當(dāng)然是“一別經(jīng)年,別來無恙否”之類的客套話,當(dāng)然客套之后便是來“實際”的了,信的大致內(nèi)容有兩點:一是苦海無涯,回頭是岸;二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對此,已陷入絕境的張士誠的回信也很客氣,首行是用“謝謝”表達心情,然后回了兩個關(guān)鍵詞:一是不到最后一刻,不輕意言敗;二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傊囊馑己苊黠@,拒絕投降。
這一次突圍前,張士誠進行了總動員,大致內(nèi)容就是說,不成功便成仁之類的話。此時在平江城的將士都是跟隨張士誠的嫡系部隊,自然個個摩拳擦掌,表示誓死保衛(wèi)主公沖出重圍,他日東山再起。俗話說,軍民同心,齊力斷金。這話一點不假,因此,這一次當(dāng)張士誠下達突圍令后,士兵們按既定計劃,奮勇向前,直撲守在胥門的常遇春。但張士誠卻選擇了堅守到底。當(dāng)然,在此期間,張士誠還組織了三次突圍戰(zhàn),但結(jié)果卻是一樣的:未遂。最后一次突圍,張士誠本來有機會遠走高飛的,但卻被自己的親弟弟張士信給攪黃了。
常遇春素來以勇猛著稱,但見了這些殺紅了眼、不要命的士兵,也只有敗退的份兒。眼看就要突圍成功了,但就在這個節(jié)骨上,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木頭木腦的,他根本就沒有看清形勢,還以為雙方在僵持,于是突然鬼使神差地叫道:“大哥,士兵們都累了,還是先歇歇再突圍吧。”說完不等張士誠表態(tài),居然擅作主張地鳴金收兵了。
張士誠帶領(lǐng)士兵正要揚長而去,被張士信這一攪和,還沒弄明白怎么回事,只得上前去“質(zhì)問”張士信,結(jié)果這時,緩過神來的常遇春馬上組織士兵開始了反攻。萬般無奈之下,張士誠只好選擇了退回城內(nèi)。
就這樣,張士誠第三次突圍以這種戲劇性的方式宣告結(jié)束。隨后,張士誠再也沒有能力組織士兵突圍了,因為不久張士信便在“將功贖罪”的防守戰(zhàn)中英勇犧牲了。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初八,在對平江圍攻了長達十個月后,徐達終于下達了最后的總攻令。結(jié)果這次平州城的士兵因為餓,連走都走不動了,更別說防守了。很快便攻破了葑門,接著其他城門相繼失守。城破,人散。張士誠的女婿、守將潘元紹等人選擇了投降,而張士誠卻選擇了死戰(zhàn)到底。帶領(lǐng)二三萬殘卒在萬壽寺東街展開巷戰(zhàn),但此時已是回天無力了。
失敗后張士誠逃回王府,淚眼婆娑地對他的妻子劉氏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只是不知我死之后,夫人該何去何從啊!”
“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眲⑹险f著,毅然決然地跳入了宮外的大火中。
張士誠將要躍入火海中那一瞬間,一名親信攔腰死死抱住他,正在這時,朱軍已沖進了王府來……張士誠了階下囚。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