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為何不廣納天下賢士,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周天子其實進行過多次改革嘗試,而且遠比各諸侯國改革圖強要早,只不過都失敗了而已。受生產力所限,西周建立之初無暇有效統(tǒng)治廣袤的國土,所以沿用了以前的分封制度來進行統(tǒng)治。
對于戰(zhàn)國年間的周天子來說,他們繼承過來的家業(yè),就是個窮掉渣的爛攤。這攤子有多窮?可以先瞧瞧周王室的地盤,春秋年間尚且擁有六百里土地的東周王室,接下來卻是越活越抽。在春秋爭霸的一系列折騰里,就好比一塊大蛋糕般,被各路“春秋霸主”東一刀西一刀的宰。到了戰(zhàn)國初期時,就只剩了今天河南西部一隅的百多里土地。頂著“周天子”名分,卻不過是戰(zhàn)國年間的蕞爾小國。廣納天下賢士?那是相當?shù)臎]有吸引力。
春秋時候,周王室還有一定殘存的威信,幾個諸侯霸主再怎么牛,也不至于在周王面前怎么擺譜,定期還是要去周王那拜見拜見,獲得周王的口頭名分。而到了戰(zhàn)國,2個標志性的事件,造成了周王室信用的徹底破產,整套周禮也徹底被破壞了,那就是周威烈王冊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后來周安王承認田氏的齊王地位,那這些幾百年傳承的宗法制說破就破了,那誰還拿你周王當回事,天下士子更不可能來投奔這樣的君王。
再加上周天子之中從未出過真正的英才雄主,一直都是強撐門面,老氣橫秋或幼稚可笑的角色。出無從征戰(zhàn)亂世,入無剛強內在。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然而王土不過六百里,甚至六里,率土之人,莫非王臣,然而人已經諸侯國,臣已歸諸雄,周天子一無所有。賢臣良將,強兵勁卒,而隨周天子,可能惟有奄奄一息,垂死之絕望。歸根結底還是西周分封制的鍋。所以后代的所有皇帝都不再用分封諸侯的方法了,都采用郡縣制度。除了皇太子可以接班,其他的王爺都不可能再成為諸侯。
西周的滅亡創(chuàng)造了秦國的崛起,而周朝的衰微,見證了秦國的崛起,復興。直至被秦覆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