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恪妃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大家都知道,清朝皇帝納娶妃嬪的主要途徑是選秀女,分別有八旗選秀與宮女選秀。不過,康雍乾時期,有一位不在旗的民籍漢女卻被送入宮中,她們便是我們所說的“漢妃”。那么,你知道清朝第一位漢妃是誰嗎?
她就是順治后宮的恪妃。
早在順治初年,孝莊太后就曾命令:“有以纏足女子入宮者,斬。”然而,令孝莊太后沒想到的是,她的兒子順治卻極其叛逆,對那些蒙古出身的妃嬪敬而遠之,反而比較親近那些出身低微的滿漢妃嬪。此外,根據(jù)一些史料顯示,當時順治曾派人到江南買女子,比如說有一個叫季開生的官員聽聞有人奉旨去揚州買女子,便上書勸諫,卻被順治帝一口否認。
順治十三年夏秋之際,兩名女子的入宮引起了滿清皇室的震動,第一位是滿洲正白旗的董鄂氏,董鄂氏入宮沒幾天便被順治冊封為賢妃,一個月后便擬封為皇貴妃,這種晉升速度即便是放在整個大清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可見順治對董鄂氏是非常滿意的。
第二位入宮的便是翰林院侍讀學士石申的女兒石氏,石氏一家是不在旗的漢人,也就是說,石氏并非是通過選秀入宮的,而是直接被送入皇宮的,這似乎與當初孝莊太后所要求的禁止?jié)h妃入宮是背道而馳的。此舉也是順治大力推行漢化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
雖然順治對石氏沒有像董鄂妃那般寵愛,但總體來看還是十分禮遇的,比如說順治特意準許石氏在宮中穿漢服,居永壽宮,還準許石氏的母親趙氏乘坐轎子進入紫禁城,這在對漢文化極度排斥的清初是非常不易的。
雖然順治對石氏極其禮遇,可似乎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事實上石氏入宮后從來就沒有生育過,這似乎還是彰顯了清初對漢人的抵制。
順治去世后,石氏便成了獨守空房的寡婦,但她并沒有孤獨太久,只過了六年(康熙六年),石氏便病逝于紫禁城,年齡應該在25歲左右。石氏去世后,康熙將其追封為皇考恪妃,下令輟朝三日,隨后將石氏金棺暫時停放在了黃花山的悼妃園寢。
康熙五十七年,順治帝的妃園寢孝東陵竣工,孝惠章皇后入葬陵寢,隨后,恪妃石氏隨貞妃、悼妃一起入葬孝東陵。此時,據(jù)恪妃石氏去世已經(jīng)過去了51年之久,她終于可以入土為安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