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是怎么飛黃騰達的?為什么晚年會被屈打成招?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稹?/p>
李斯是秦代十分著名的宰相,他在政治文學和書法方面均有很好的建樹。李斯早年并不是在秦代為官的,而是在楚國當一個小官,他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不甘心一輩子就這樣一直默默無聞做低級的官位,于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辭去官職,前往齊國去學習,跟著當時齊國有名的學者荀卿學習他的整套思想理論,學成以后,李斯再三思考,覺得楚王沒什么大志,留在楚國發(fā)展前景不大,其他國家也在走下坡路,于是他把目光放到了秦國,當時秦國一心想要統(tǒng)一天下,小編我覺得這十分符合李斯想要出人頭地建功立業(yè)的心思,于是他拜別了師傅,前往秦國打拼。
果然,李斯到了秦國以后,很快就得到當時的丞相的賞識,當了一個小官,他獻計給秦王,取得了一定效果,因此也獲得了秦王的認可,但是李斯并不是一直這樣順風順水的,不久后,因為顧忌秦國的強大國力,不少國家派來間諜,使得秦國大臣對比頗有微詞,于是請求秦王下逐客令,驅(qū)逐一切外來國家的人。事業(yè)剛剛有起色的李斯不甘心與就此被逐出秦國,于是寫了一篇諫文,詳細的講述了外來人對歷史其他國家所做的貢獻,并闡明如此逐客令會使秦國人才流失,這也是很大的損失,不利于秦國的大業(yè)。秦王見到這篇文章,明白其中的利害關系,于是逐客令被取消,李斯得以留在秦國,并且受到重用。
李斯雖然有才華,也受到重用,但是在對待比自己有才華的人時,心胸并沒有那么寬廣,反而是害怕自己會失勢,韓非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韓非跟李斯是同學,一起跟著荀卿學習,韓非在原來荀卿的知識基礎上,發(fā)展了荀子的思想,是當時十分著名學者,他的著作秦王十分的喜歡,秦王對他的才華十分的贊許,一直想要見一下他,在韓非出使秦國時,秦王見到了韓非,并且對韓非流露了對他的喜愛,此時李斯顯得有點著急,害怕秦王重用韓非而他會壓制下去,因而動了心思,說了一些韓非的壞話。
加之與韓非有過節(jié)的姚賈也附和,使得秦王不再相信韓非,被迫無奈,韓非最后被賜死,李斯順利的鏟除了對自己有威脅的人,從而能繼續(xù)的留在秦王身邊,他為秦王獻計不少,為實現(xiàn)統(tǒng)一天下貢獻了不少的力量。在統(tǒng)一了天下以后,李斯還提出要設立不同的郡縣,這是現(xiàn)在中國最開始的分區(qū),分開不同的區(qū)域進行管理,這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郡縣確定后,當時有人提出,宗室子弟沒有封地,若發(fā)生事件,該如何處理,李斯則認為是因為百姓讀書太多所致,因而有了后面著名的焚書事件。
這對中國的文化傳承是一個致命性的打擊,許多珍貴的文集書籍都被破壞了,無法傳承,是一個無法估量的損失。李斯通過各種方式使得自己走進朝廷的高層,到達權力的中心,就連他的后代也跟著飛黃騰達。李斯在官至頂點之時,秦王病重去世了,為了自己的權力不至于被削弱,李斯跟趙高聯(lián)合在一起,期間還一直認可秦二世的做法并合理化他的殘暴統(tǒng)治,于是秦二世一直殘暴的鎮(zhèn)壓民間的反抗,生活一直奢靡腐敗,征收大量的賦稅去建造宮殿,使得民不聊生,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
因為上書讓秦二世減少賦稅的文章,被扣留入獄,最后更是被趙高施詭計,屈打成招,被迫承認謀反,落得處死的悲慘下場,結(jié)束了他的一生。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