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生命,需要我們去努力。年輕時,我們要努力鍛煉自己的能力,掌握知識、掌握技能、掌握必要的社會經驗。機會,需要我們去尋找。讓我們鼓起勇氣,運用智慧,把握我們生命的每一分鐘,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加精彩的人生。更三高考高一頻道為你整理了《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一)
學習目標
1.說出人口遷移、國際人口遷移、國內人口遷移的含義。
2.據相關資料,分析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國際人口遷移的不同特點及原因。
3.對比分析、說明我國1949至改革開發(fā)前與改革開發(fā)后,我國人口遷移的特點及原因。
4.根據案例,分析歸納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影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人口遷移的概念、主要類型
2.人口遷移的意義
3.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難點: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教學內容安排
知識結構:
教學思路:
學時建議:2學時
教學資源建議
1.本節(jié)教材中的表格數(shù)據、圖像及文字資料;以及中圖版教材、地圖冊、影像資料
2.《人文地理學》王恩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中國文化地理概述》胡兆量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4.相關網站:
5.生活經驗: 1.調查自己家族中每個人的出生地、遷移經歷及原因。
2.調查本區(qū)(縣)近幾年人口遷移狀況。
教法與學法策略
1.人口的遷移
(1)讀圖分析法:引導學生閱讀圖、相關圖片,根據圖說明人口的遷移狀況,閱讀教材,了解人口遷移的概念;說出人口遷移的類型即國際人口遷移、國內人口遷移及其含義。
(2)社會調查法:聯(lián)系學生生活體驗,組織學生調查自己家族中每個人的出生地、遷移經歷及原因,得出人口遷移的概念。
2.人口遷移的因素:
(1)講授法: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和圖像,對比分析講授國內及國際人口遷移的原因和意義。
(2)讀圖分析探究法:閱讀相關歷史資料及圖像,分析、說明我國、美國各主要歷史時期中,國內人口的遷移規(guī)模、特點、原因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影響,歸納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教學評價建議:
1.調查、收集并整理本市或本區(qū)(縣)有關人口遷移的資料,探究人口遷移的特點及原因,并寫出調查報告或小論文。
2.根據視頻資料討論:“民工潮”討論:民工流動的方向、原因。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二)
一、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理解記憶]
鐵路運輸
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xù)性好
修筑鐵路造價高,消耗金屬材料多,占地面積廣,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
發(fā)展最快、應用最廣、地位日趨重要的運輸方式。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貴
水路運輸
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xù)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影響大
航空運輸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xiàn)代化運輸方式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且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輸
運具和線路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貨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煤漿及其它礦漿。氣體不揮發(fā),液體不外流,損耗小,連續(xù)性強,平穩(wěn)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晝夜不停,運量很大。
管道運輸要鋪設專門管道,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
二、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fā)展趨勢:
分一種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兩種以上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及不同地域的綜合運輸網。
發(fā)展趨勢:交通運輸不僅日益網絡化、國際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專業(yè)化
三、[理解記憶]
交通運輸線、站的區(qū)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條件和地質條件)
2、社會因素(人口和城市)
3、經濟因素(主導因素和決定性因素)
4、技術因素(作保障)
a.影響鐵路的建設的區(qū)位因素:經濟、社會因素成為決定性因素。以京九鐵路為例
1、合理布局交通網,
2、促進沿線經濟的發(fā)展,
3、維持香港的長期穩(wěn)定和繁榮,
4、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保證
b.影響公路的建設的區(qū)位因素:修筑公路,
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避開那些地形、地質、水文條件復雜的地段。
2、盡量少占農田耕地,處理好與城鎮(zhèn)發(fā)展的關系。
c.港口建設的條件:港口的區(qū)位不僅要受到水域條件(如航行條件、停泊條件)的影響,還要受到陸域條件(如筑港條件、腹地條件)的影響。
上海港的主要區(qū)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長江三角洲的一個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區(qū)沿黃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為港口建設提供了條件,長江一方面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證了船舶航行的空間,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積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經濟腹地是中國經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為依托。
四、重要的交通運輸網[記憶]
1、鐵路網(文科要求)
五橫:
京包-包蘭隴海-蘭新線
滬杭-浙贛-湘黔-貴昆濱洲-濱南昆
七縱
京滬京九京哈京廣焦枝-枝柳寶成-成昆蘭青-青藏
2、修建鐵路的意義作用:
政治戰(zhàn)略意義--
(1)有利于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進民族團結;
(2)有利于鞏固國防安全。
經濟意義--
(1)促進資源開發(fā),變資源優(yōu)勢為經濟優(yōu)勢;
(2)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促進沿線經濟發(fā)展。
(3)完善交通鐵路網
四、如何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狀況:
(1)合理規(guī)劃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網
(2)以自行車代步出行
(3)禁止大貨車進市中心,在市中心小汽車實行單雙日行駛制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