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高中階段學習難度、強度、容量加大,學習負擔及壓力明顯加重,不能再依賴初中時期老師“填鴨式”的授課,“看管式”的自習,“命令式”的作業(yè),要逐步培養(yǎng)自己主動獲取知識、鞏固知識的能力,制定學習計劃,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今天更三高考高一頻道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一政治基本學習方法》,希望以下內(nèi)容可以幫助到您!
高一政治基本學習方法(一)
一、為什么難學?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以及人類思想的科學。與初中思想政治相比具有明顯的差異,這也是高中政治比初中政治學習困難的原因,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學科化特點突出,理論性增強
高中思想政治更具有了學科化的特點,有一定的理論深度。目前,使用的教材是2004年新課改后的教材,全套共10本(其中必修4本、選修6本),是一個具有內(nèi)在邏輯結構的整體。高中思想政治課主要是以鄧小平理論、科學發(fā)展觀為中心內(nèi)容,簡要講授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文化、政治和哲學的基本觀點,以及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常識,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強。
2.更具系統(tǒng)性與綜合性
高中思想政治知識體系完整,結構化明顯。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應該對所學知識加以整理形成體系,既包括每一模塊的知識串聯(lián),也包括學科內(nèi)各模塊的聯(lián)系。學科內(nèi)更加注重考查內(nèi)容的綜合性,包括背景材料的綜合性與考查知識點的綜合性。學生們平時要注意運用聯(lián)系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透過現(xiàn)象抓住事物的本質,理論聯(lián)系實際。
3.考查能力要求提高
高考考試說明中,明確提出了文綜綜合能力測試的四項能力目標,包括獲取和解讀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平時的學習中,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和組織、概括能力。
二、為什么學?
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能夠滿足以下幾方面的需要:
1.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需要(為終身發(fā)展奠定思想政治基礎)
2.作為社會人的需要(了解社會生活中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常識,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和方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切實提高參與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3.拿學分、會考、高考的需要
三、學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課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目前北京主要采用必修1《經(jīng)濟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與哲學》和選修2《經(jīng)濟學常識》、選修3《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
必修1、2、3是以社會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生活為對象,以馬克思主義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關于經(jīng)濟、政治、文化的主要觀點為內(nèi)容,主要講授高中生應該知道的最重要的常識性內(nèi)容。
《經(jīng)濟生活》主要從經(jīng)濟學角度講解貼近學生生活的消費,然后從消費追溯到生產(chǎn),再講收入和分配、最后講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
《政治生活》主要從政治學角度講我們的國家性質,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公民如何參與政治生活,我國政府職能、責任,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國際社會和國際關系。
《文化生活》從總體上講文化,文化與社會、文化與人的關系,文化發(fā)展問題,接著專門講了中國的文化。
《生活與哲學》主要是講授辯證唯物主義、唯物辯證法、歷史唯物主義,幫助學生初步理解我們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與時俱進的精神,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提高思維能力。
《經(jīng)濟學常識》是《經(jīng)濟生活》的擴展和延伸,既講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的產(chǎn)生和內(nèi)容,也講西方古典經(jīng)濟學、經(jīng)濟實踐的有關內(nèi)容。
《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是《政治生活》的擴展和深化,從國內(nèi)政治延伸到國際政治,講授當今世界上不同國家的國體和政體,了解由主權國家和國家組織構成的國際社會。
四、怎么學?
1.“先將書讀薄,再讀厚”
熟悉教材編寫的基本結構(單元、課、框、目),將書中的大體知識框架提煉,做到“心中有書”,然后再細化知識點,通過生活實踐和課題豐富知識。
2.“宜未雨而綢繆,忘臨渴而掘井”
抓好預習環(huán)節(jié),是上好新課的關鍵。預習,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好這部分知識。同時在預習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有利于上課時更好跟隨老師的思路,把握重、難點,在預習中一定要注意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記錄,讀、思、問、記缺一不可。
3.“上好課”是成功的法寶
“上課”時學生要注意做到“聽、看、記、思”。一要認真專心聽老師講課,二要看教師的板書,三俗語說“好記性不如賴筆頭”,要做好筆記,四此過程中要不斷積極思考,參與課程互動。
4.“溫故而知新”
及時復習,是學習的反復性特征的要求,及時復習使知識的漏洞得到及時彌補,對知識的理解得到升華。
5.“水滴石穿”
學會積累,持之以恒。通過課堂上老師的舉例,課下收集的時政熱點,做習題時的不斷積累,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習中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
學習不是輕松的事情,但知道了為什么學,學什么,怎么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北京新東方中小學一對一孫立淺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在新學期政治課程的學習中找到樂趣。
高一政治基本學習方法(二)
復習的目標主要是透徹理解基礎知識、梳理整合學科體系、初步聯(lián)結時政熱點、規(guī)范定型題型解答。其中,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梳理運用是根本。很多同學也對怎樣準確扎實地掌握基礎知識感到苦惱,在此提供以下方法供大家借鑒。
1、壓縮主干,提取要點:基礎知識是豐富磅雜的,只有通過壓縮主干、提取要點,才能居高臨下地對知識形成宏觀的清晰把握,并進而為自由準確地提取和篩選知識提供幫助。這樣也有利于輕松地記憶和理解知識。比如:微觀層面上可以把第三產(chǎn)業(yè)的意義壓縮為推進“兩化”、擴大就業(yè)、改善民生等;宏觀層面上可以把整個國家制度提取出國體、政體、國家結構、國家機構、國家職能、公民與國家關系等六個板塊。
2、聯(lián)系比較,混錯了然:把相近的、相反的知識歸納到一起加以聯(lián)系比較,并進而形成易混易錯知識群。這樣既能舉一反三提高復習效率,又能增強辨別選擇題錯項異項的能力。比如:將政治常識中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基層民主制度等匯集到一起進行比較理解。
3、對接事例,理材成塊:將重點理論與典型的時政素材配對,做到抽象理論具體化。把主干知識與本年度大政方針對接起來,既提高對知識的理解水平,又提高解讀時政材料的能力。借此用本年度高考熱門時政材料按角度輻射教材知識,形成材料塊。比如:將利率變化與今年國家先后兩次下調(diào)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對接起來,全面理解三種貨幣政策的來龍去脈。
4、多看多練,多習多見:學習學習,邊學邊習。教材和資料的規(guī)范格式反而會鉗制我們的思維。試題設置的信息和障礙是隨機的、多樣的,它有助于我們多角度多側面地深入知識,并因此激發(fā)不期而遇的思想浪花。練習不在多,在精、在透、在歸納、在消化。
5、歸納錯誤,提煉領悟:對于重點概念、重點原理、重點題型中經(jīng)常犯的典型錯誤,要加以總結歸納。理清犯錯原因、錯誤表現(xiàn)、糾正辦法。比如:非公有制經(jīng)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社會主義經(jīng)濟的組成部分;我們要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而不能與社會主義制度相適應。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