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易得罪女人。
縱千萬人認為你是個惡魔,但只要還有一個女人欣賞你,就還有翻身的機會。
項羽就是這樣一個幸運兒。
在李清照之前,項羽絕對是惡魔的化身。
按司馬遷的說法,漢高祖劉邦是個有道德缺陷的人,霸王項羽則是個人格缺陷者,一個極度心理變態(tài)的家伙。毫無諱言,劉邦確實干了很多壞事、丑事,但都基本符合“損人利己”的行為邏輯(關(guān)注“讀史”,回復(fù)“劉邦”“韓信”查看相關(guān)文章)。
項羽干的壞事則大多是“損人又不利己”的。翻看史書,可以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項羽的記載,多是“暴虐”、“怒”、“屠”、“烹”、“坑”或“阬”字樣。據(jù)統(tǒng)計,《史記·項羽本紀(jì)》全文11000余字,提到項羽攻城略地后對已經(jīng)繳械投降的士兵、手無寸鐵的百姓的殘暴行為,有2處用“屠”,3處用“烹”,6處用“坑”,8處用“斬”,“殺”則滿篇皆是。有記載的項羽的唯一一次笑,還是在他烏江自刎前的“慘笑”。
因此,正史中,項羽從來就不是英雄,而是一個十足的屠夫、暴虐狂。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嗟彼蓋代,卒為兇豎!”——很是感嘆啊,這個力能蓋世者,竟然成了不可思議的兇惡之徒!
網(wǎng)絡(luò)配圖
但是,女人需要英雄,民間需要偶像!就在項羽自刎一千多年后的一個溫暖午后,一生極少寫詩的著名詞人李清照,卻不知哪根神經(jīng)出了問題,居然專門為項羽寫了一首詩——《夏日絕句》:
生當(dāng)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或許是因為從汴京一路南逃到江南的女詞人很是郁悶,堂堂大宋,竟無一男兒?!憑著女人天生的感性想象,李清照本能地認定,那個力可拔山卻不肯過江的男人,一定是個蓋世大英雄。一個殺人惡魔自此逐漸被世人YY成蓋世英雄——如果他過了江,安有地痞流氓劉邦的最后風(fēng)光?!
只是,就不想想,即便項羽過了烏江,擁有數(shù)十萬大軍的劉邦豈肯罷休,不追將過去斬草除根?
還有,王安石不說了嘛:
有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但女人不管這些。
她們都是一些愛YY的感性動物。
女人有了心中的英雄。愛聽閑書戲劇的民間同樣不喜歡正史。
正史太不好看。
網(wǎng)絡(luò)配圖
另一個女人虞姬于是被迫粉墨登場了。
正史上確實有虞姬這么一個人,但連她的本名、種族、出生地、生卒時間、與項羽相識的時間、與項羽相識的過程,以及最終結(jié)局,全都沒有記載。
虞姬為了不連累項王而拔劍自刎純粹是世人的YY。
項王只愛虞姬一人,更純粹是世人的YY。
事實是,虞姬只是項羽的一個隨軍玩物,只不過項羽大敗之時她恰好隨伺左右,項羽作詩時隨口提到了她而已——最多,虞姬只是項羽比較喜歡的一個女子而已。
且不說那個時代,女人本就是男人的玩物,只看史書記載,就可以知道項羽女人之多——每攻占一城,基本都有“寶物美女悉數(shù)運回江東”的記載——如果說項羽搶了這么多美女只為犒勞手下將士,你信嗎?
退一步說,如果虞姬與項羽青梅竹馬,是項羽的唯一,項羽干嘛不娶她,使之成為“項夫人”?史書又豈能不知道她的真名實姓,不記載下來,而只以“虞”稱之?
來看看《史記·項羽本紀(jì)》里唯一的記載:“有美人名虞。”也就是說:“虞”可能是美人的名,也可能是美人的姓。直到唐《括地志》中才出現(xiàn)“虞姬”之稱。五代時期的詞牌名則干脆以“虞美人”呼之。
也就是說,“虞姬”只是后人對她的稱呼,純屬YY,正如“貂蟬”一樣,歷史上是有這么一個呂布喜歡過的女子的,但她叫什么,已被歷史湮沒,更沒有什么所謂的“美人計”。
事實就是這樣:楚漢相爭后期,項羽被漢軍圍困垓下,兵少糧盡,敗局已定。是夜,項羽獨自在營帳中喝悶酒,此時,伺候他的正好是一個姓虞甚或者叫虞的女子——也不知道是啥時候被搶來的,項羽可能還是比較喜歡的,一直隨軍帶著伺候自己。聽著四面?zhèn)鱽淼某?,項羽不禁失態(tài),酌酒悲歌:
網(wǎng)絡(luò)配圖
也就是說,項羽也就是純粹臨時發(fā)了一下感慨,得以讓“虞”歷史留名。
寶劍、寶馬和美人,都是項羽曾經(jīng)擁有并且喜歡的東西,現(xiàn)在要失去了,很有些舍不得,僅此而已。既談不上人文關(guān)懷,也沒有人性的崇高,他這種暴虐成性的殺人狂,更不可能懂得愛為何物。
而虞姬的最終結(jié)局,是誰也不知道了。亂軍之中的一個弱女子,如果項羽沒殺她,估計不是被誤殺,就是被其他人搶去繼續(xù)“伺候”自己了。
但這不符合人們的想象啊,這樣結(jié)局的閑書戲曲誰喜歡?于是就有人根據(jù)《垓下歌》,以及相傳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臆想她的結(jié)局是在項羽面前自刎,生生編造出“霸王別姬”的傳奇。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