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jié)氣也是“進補”的好時節(jié),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北方地區(qū)習慣吃餃子喝羊湯,我們當地這天習慣燉一些滋補的肉菜吃,給身體補充營養(yǎng)和能量,冬天不怕冷。
每年大雪節(jié)氣吃的風俗食物有羊肉、狗肉、腌肉等等。在飲食方面,大部分地區(qū)都有冬季進補的食俗,大雪時節(jié)天氣寒冷,人們的飲食也十分豐盛。
大雪節(jié)氣吃羊肉
民間俗語“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冬季,寒冷的天氣提醒人們要“進補”了,而羊肉成了冬季“進補”排行榜第一位。在南京,流行大雪期間吃羊肉,民間認為吃羊肉可以驅寒滋補,益氣補虛,增強御寒能力等。
在大部分北方地區(qū),這個時候天氣變得異常寒冷,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或者羊湯成了最佳飲食,后來也就形成了大雪節(jié)氣的傳統(tǒng)飲食。在內蒙古包頭地區(qū),有“小雪殺豬,大雪宰羊”的說法,每到大雪節(jié)氣,就是宰羊準備年貨的時刻,一些人家會在節(jié)氣當天吃現宰的羊肉。
大雪節(jié)氣吃狗肉
浙江溫州一直有“冬令香肉暖胃”之說,這里的香肉指的便是狗肉。狗肉在民間被認為是有暖胃、改善手腳冰涼等功效,作為一種滋補方式,深得部分人的喜愛。傳言在過去,溫州地區(qū)還有將狗肉作為產婦滋補佳品的習俗。
大雪節(jié)氣吃紅黏粥
除了肉食,在山東北部的一些地方,大雪節(jié)氣的滋補美食還有紅黏粥,也就是用小米、紅薯以及枸杞等一起煮的紅薯粥。當地有“碌磚(一種農具)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全家人待在家里喝紅薯粥。
大學節(jié)氣習俗1、腌肉
俗話說“未曾過年,先肥屋檐”。說的就是到了大雪節(jié)氣期間,人們就開始腌肉了,很多房屋的門口、窗臺上都會掛上腌肉、香腸、咸魚等腌菜,形成一道非常亮麗的風景線。為什么要腌肉呢?其中還有一個傳說:
相傳有一種頭長尖角的兇猛怪獸,叫作年?!澳辍背D晟罹雍5?,但每逢除夕夜里,就會爬上岸來傷人。人們?yōu)榱硕惚苣甑膫?,一到年底就足不出戶了。因為,過年之前,就要儲備很多食物,因為腌制的食品保質期比較長,所以人們就開始腌肉了。
大學節(jié)氣習俗2、吃飴糖
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在大雪的時候,民間還有吃飴糖的習俗。飴糖,民間也叫糖稀,小孩兒們都是很喜歡吃的、每到這個時候,學校門口、公園旁邊就會出現賣飴糖的小攤販,吸引很多小孩、婦女、老人來買。
大學節(jié)氣習俗3、打雪仗、賞雪景
在大雪期間,如果遇到天降大雪的時候,人們都喜歡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賞雪景,尤其是小孩,也不怕冷,小手凍得通紅,還是樂此不疲。
大學節(jié)氣習俗4、夜宵
到了大雪的時候,白天時間越來越短,晚上時間越來越長。于是,人們就利用晚上閑暇的時間,成立了各種手工作坊,比如刺繡業(yè)、紡織業(yè)、縫紉業(yè)、紙扎業(yè)等等。因為到了深夜要吃夜間飯,各種小吃攤、小吃店紛紛開設夜市,叫作“夜做飯”,也稱夜宵。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