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心理疏導、保持心理健康?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院長陸林給出建議:要理性對待疫情,不要過度緊張,積極調整心態(tài),維護心理健康。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當前,為了戰(zhàn)“疫”勝利,每個人都要貢獻自己的力量。對高三學子來說,首先要做的,就是安心呆在家里,少出門,不聚集。其次是配合學校安排,做好延期開學的準備。在延期開學的這段時間,如果可以調整好心態(tài),運用恰當的復習策略,不僅可保持現(xiàn)有學習優(yōu)勢,甚至會實現(xiàn)彎道超車。
正確認識當前形勢
與其為了不確定的開學時間而憂慮,不如靜下心來,過好在家網絡學習及自學的每一天。對疫情的關注要適量,每天從官方渠道了解一兩次信息足矣,要避免過多接觸負面信息帶來不必要的恐慌。
同時,也要學習從積極的角度看問題,看到這場危機之中蘊含的成長契機:借此長假,與家人一起提升親子關系;學習與自己相處,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做個性化的查缺補漏。這不僅有助于夯實知識,還能培養(yǎng)意志品質,為大學階段的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端正對待高考的態(tài)度
高三學子要意識到,高考考查的是一個人多年來積累的知識、培養(yǎng)的思維方式以及心理素質水平,要對自己曾經付出的努力有信心,要相信自己都能夠正常發(fā)揮出水平;就算萬一遇到發(fā)揮失常的情況,也會有一個保底的基準線。
學習落下太多的考生要趁這個機會彌補不足,能補多少補多少,能得一分是一分,而不是陷入擔憂當中,影響知識的吸收。
合理制訂并實施學習計劃
高三學子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科學安排不同輪次的總復習的時間。不管處于哪個成績水平,都要對教材內容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有意識地結合高考科目的考試時間安排來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時間,比如在與考試時間相對應的時間段內復習相關科目,利用整塊的時間進行考試的模擬,找到最佳的做題狀態(tài)并編成簡短口訣。
再比如編寫“雙肩打開,兩腿放松,頭腦清醒,下筆沉穩(wěn)”的口訣,將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與高效解題建立條件反射。當然,生活不只有學習這一件事,適時的鍛煉、放松、勞動、與家人和好友的互動、休息等的時間,都要在計劃表上體現(xiàn),做到規(guī)律作息、勞逸結合。
掌握情緒調節(jié)的有效方法
在高考和疫情的雙重壓力下,一些考生產生了負面情緒,如焦慮、恐懼、擔心、悲傷等。如果這些情緒事出有因,且在當事人的掌控范圍之內,都可以被視為“非正常狀態(tài)下的正常反應”,要充分地理解和接納自己,要相信等情緒很快消散后自己就可以回到正常的生活節(jié)奏。也可以通過與家人或朋友傾訴來宣泄這些情緒,或是采用連續(xù)的長而深的呼吸來讓自己放松下來。
還可以采用“蝴蝶拍”的方式,雙手在胸前交叉,抱住自己對側的肩膀,兩手輪流地輕拍自己,同時伴隨深呼吸,給自己帶來穩(wěn)定和安全感?,F(xiàn)在網絡上也可以找到很多能夠幫助大家安頓身心的冥想或催眠的音頻,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聆聽。
情緒超出自控范圍時要求助
高三學子如果出現(xiàn)了情緒反應超出自主控制范圍,嚴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的情形,一定要有主動求助的意識。當前全國有非常多的心理援助熱線可以提供專業(yè)的援助,精神科的問診也有線上服務,都可以幫助受到嚴重情緒困擾的考生更好地調整心態(tài),安排好生活。
減少手機刷屏時間。面對復雜多變的疫情形勢,一些人在關注不斷更新的疫情信息時,容易出現(xiàn)恐慌等負面情緒。其實,不良網絡信息的傳播,加劇了公眾的恐慌和焦慮程度。建議公眾多關注政府、權威機構發(fā)布的信息,不恐慌、不信謠、不傳謠。
新媒體時代,各種信息層出不窮,常常讓人無所適從,而且一些信息為了吸引眼球而過度夸張、內容片面,這樣的信息尤其會增加焦慮恐慌情緒。因此,要學會從正確的渠道獲取必要的信息,而不是一直刷屏了解各種小道消息。
維持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保證每日規(guī)律三餐,多喝水、多攝取新鮮水果蔬菜,每天進行適度、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活動。
保證充足的睡眠,規(guī)律作息,保持機體正常的免疫功能。充實生活,轉移注意力??梢宰鲎黾覄眨团笥鸭胰肆牧奶?,讀讀書,聽聽音樂,多運動,深呼吸,洗個熱水澡,讓自己放松身心、精神愉悅。
積極進行心理調適,必要時尋求專業(yè)機構幫助。面對疫情,出現(xiàn)一些情緒反應和不適感是正常的,比如睡不著覺、食欲不振、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乏力、頭昏、煩躁、易怒等。如果出現(xiàn)這些癥狀,不必過度擔心,要積極自我調適。
可以進行適當的肌肉放松訓練、有氧運動等,用積極的行動使自己從恐慌中走出來。不要采取否認、回避退縮、過分依賴他人、指責抱怨等不良應對方式,也不要試圖通過吸煙、酗酒來緩解緊張情緒。當出現(xiàn)恐懼、緊張、焦慮等應激障礙時,一般通過心理調適是可以緩解的。自我調適不能緩解的,建議撥打政府部門、醫(yī)院公布的心理熱線或在網上進行心理咨詢,嚴重的需要到專業(yè)機構尋求幫助。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