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里說,蕭何剛死,遠在齊國做郡丞的曹參就讓屬下趕快整理行李,稱馬上就要任丞相了。不久,果然得到了委任令。這也看出來曹參是朝廷的內定人選,更看出來蕭何臨死前和惠帝一番人事討論的虛偽之處。
曹參與蕭何、劉邦是沛縣老鄉(xiāng),軍功出身,一直在齊國做丞相。在那里,他先學儒術,后來向高人學習道家無為而治,其實也就是“休養(yǎng)生息”。國家初定,不能過度擾民,在此政策指導下,齊國一直穩(wěn)定和諧。
網(wǎng)絡配圖
曹參任丞相后,成天無所事事,一切按照蕭何既定的條文辦。選擇到各分封國及朝廷的官員都以忠厚老實為條件。那些精細、圖名、求發(fā)展的一概不用。每天的大事就是飲酒,士大夫、各級官員看到曹參這個樣子,都來勸諫。每次來人,曹參就安排美酒招待,來客要發(fā)言,就勸酒,一直喝道什么話也說不出來才罷休。
丞相府的后院就挨著政府公務員宿舍,這些漢朝的公務員們,受曹參不理政事的影響,成天喝酒唱歌。相府工作人員不堪其擾,就安排曹參到后院參觀,果然聽到那幫人在酗酒,工作人員大喜,希望曹丞相馬上下令把他們抓起來。結果曹參不怒反樂,安排酒宴,把隔壁那些公務員叫過來一起狂飲高歌。
網(wǎng)絡配圖
惠帝不高興了,認為曹參倚老賣老,欺負自己年輕。就讓人問曹參:“高祖剛死,惠帝又年輕。您是丞相,每天喝酒不干事,這哪是憂國憂民的榜樣呢?”曹參大怒,把提問的大臣打了二百棍。罵道:“天下事,你小子不配過問。”惠帝上朝時責備曹參,說這話是我讓人問你的。曹參反問道:“您覺得您比高祖怎么樣?”漢代以孝治國,惠帝當然不敢狂言,只好老老實實地回答:“我哪里比得上高祖?!辈軈⒂謫枺骸澳悄次冶仁捄呜┫嘣趺礃?”惠帝不客氣地說:“好像也有點比不上哦?!辈軈⒖偨Y說:“您說的對。高祖和蕭何平定天下,制定的條款都還在,咱倆遵守著他們的教誨做事,那是肯定不會出錯的,您說對不對?”惠帝聽了,沒辦法,說:“好吧,就按您說的辦。”
網(wǎng)絡配圖
曹參就這樣,無功無過,活了三年,病死任上。成語“蕭規(guī)曹隨”即出于此。曹參是聰明人,在這個嚴刑峻法,臣吏朝不保夕的大漢初年,用一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謬論,堵住了圖新思變的年輕皇帝的口。休養(yǎng)生息也好,蕭規(guī)曹隨也好,都只是明哲保身的借口。“日飲酒”、“不視事”,讓他沒有更多的把柄和過失。滅族的名士、抄家的故友、棄市的大臣、逼反的將軍,蕭何看得太多,曹參也看得太多,蕭何鞠躬盡瘁,也不過如此,何況曹參?在皇權生殺予奪的年代,活著是最充足的理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