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太后的輝煌是從她幫助兒子登基開始的,而秦宣太后的沒落是從秦國的另一個能人開始,這個人叫范雎。范雎有功嗎?當然有,秦國遠交近攻的戰(zhàn)略思想就是他提出來的。
公元前271年,秦昭襄王派王稽出使魏國,來到了魏都。范雎的摯友鄭安平,聽說秦使來到,認為這是范雎的好機會,便應聘做館驛的仆役,找機會接近王稽。鄭安平好不容易見到了王稽,說范雎是個能人,請求秦使見上一見。
網(wǎng)絡配圖
王稽同意了,因為任用六國的人才,一直都是秦國的傳統(tǒng)。王稽面見到了范雎,他頓時對范雎的才識膽氣十分佩服,就將范鄭二人都帶回了秦國。但是范雎到了秦國一直沒有受到秦昭襄王的召見,不是秦昭襄王不想見他,是因為秦昭襄王壓根就沒有權利召見他,召見了,怕母親不高興。后來,魏冉帶兵去攻打齊國的剛(今山東寧陽縣東北)、壽(今山東東平縣東南),范雎利用這個機會向秦昭襄王上書。這次,范雎終于得到了秦昭襄王的召見。
范雎此時有很多話要說,但是他知道秦國現(xiàn)在并不在秦昭襄王手中,他不敢貿然進言,秦昭襄王也知道這些,所以喝退了左右。這幾句話說的秦昭襄王很感動,便說道:“我有幸今天得見先生,事無大小,上至太后,下至大臣,希望先生都說,不要懷疑我。”范睢展開他的宏篇大論:“秦國地勢險要,軍隊眾多,軍民勇敢,可以成就霸王的事業(yè)。但閉關十五年,不敢進兵山東,這是因為穰侯為秦謀不忠?!?/p>
范雎毫不退讓,矛頭直指魏冉。
范雎見秦昭襄王沒有怒氣,便接著說道:“穰侯越過韓魏去攻打齊國的剛、壽,這是失計。出兵少了,不能對齊國怎樣。出兵多了,對秦國有害。今天秦跟鄰國的關系都不怎么樣。過去齊王南攻楚國,破軍殺將,辟地千里,但是最后一寸土地也沒有得到,齊國難道不想得地嗎?形勢不允許呀!各國看到齊國很疲憊,君臣不和,就興兵伐齊,大破齊國。齊國所以大敗,是因為伐楚而肥了韓魏,這就是所謂借給敵人武器,送給敵人糧食啊?!?/p>
戰(zhàn)略不對頭就給改,范雎提出了最新的作戰(zhàn)方案,這也就是著名的遠交近攻的作戰(zhàn)方針。
從此,范睢日益得到秦王的信任。
網(wǎng)絡配圖
又過了幾年,范雎又對秦昭襄王進言了,這次不是批評魏冉有戰(zhàn)略性的失誤了,而是直接告訴他,秦國很危險,危險的根源就是太后一黨。
“我在山東時,只聽說齊國有孟嘗君,沒有聽說齊王。只聽說秦有太后,穰侯,華陽、高陵、涇陽君,沒聽說有秦王。王是一國的首腦,國家大事由王決定,有生殺予奪的權威。今太后能夠擅自行事,穰侯能夠把持對外大權,華陽、高陵、涇陽君可以自行決斷,這是秦國的“四貴”。四貴的權勢盛,國家就危險,大王的權力怎么能不傾覆,令怎么能從王出?有四貴,也就沒有王了。崔杼、淖齒是齊國的臣,齊君被他們害死。李兌是趙國的臣,主父被困于沙丘,百日餓死。今秦國太后、穰侯專權,高陵、華陽、涇陽君為羽翼,這跟崔杼、淖齒、李兌有什么兩樣?今天秦國從有等級的官吏到諸大臣,以及王左右的人,都是屬于相國魏冉的,王在朝廷是孤家寡人。我實在為王惶恐不安。在這樣下去的話,擁有秦國的不會是王的子孫了?!?/p>
秦昭襄王被范雎打動了,他難道不知道這四貴很討厭嗎?雖然都是親戚,但是也不能常常騎在秦王頭上拉屎巴。秦昭襄王之所以沒有采取行動,是因為他顧及自己的母親,她為秦國付出的已經(jīng)很多。
可現(xiàn)在秦國真的已經(jīng)到了非常危險的邊緣,秦國在商鞅之后一直設立郡縣制,所以權利大多的時候是掌握在秦王的手中,少有地方割據(jù)的事情。而這樣的事情,就要在秦宣太后的威勢下產(chǎn)生了。
網(wǎng)絡配圖
所以秦昭襄王在范雎的勸說下,終于下定決心,把執(zhí)政的秦宣太后轟下臺,然后把“四貴”解散,讓他們該干嘛干嘛去。
公元前266年穰侯,高陵、華陽、涇陽君逐出關中,免掉穰侯相位,改用范睢為相,封為應侯(應在今河南寶豐縣西南)。而在秦國執(zhí)政四十一年的秦宣太后終于走下了政治舞臺。
這對她來說未必是件壞事,因為她太累了,這不應該是一個女人所承受的壓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