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中原王朝,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國,共傳十二世,歷經(jīng)十六帝,享國276年。作為繼漢唐之后黃金時期,明代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zhèn)、宋之歲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內(nèi)容,大家可以參考。
1、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
2、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98年-1402年在位。
3、明太宗(明成租)永樂皇帝,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
4、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熾1424年-1425年在位。
5、明宣宗,宣德皇帝,朱詹基1425年-1435年在位。
6、明英宗,正統(tǒng)(天順)皇帝,朱祁鎮(zhèn)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因做過兩次皇帝,故用兩個年號。
7、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鈺1449年-1457年在位。
8、明憲宗,成化皇帝,朱見深1464年-1487年在位。
9、明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1487年-1505年在位。
10、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1505年-1521年在位。
11、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1521年-1567年在位。
12、明穆宗,隆慶皇帝,朱載垕1567年-1572年在位。
13、明神宗,萬歷皇帝,朱翊鈞1527年-1620年在位。
14、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1620年在位28天。
15、明熹宗,天啟皇帝,朱由校1620年-1627年在位。
16、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1627年-1644年在位。
1、明朝吏、禮、兵、工四部,仍沿前代按工作性質(zhì)各分為四司,而戶部和刑部則按全國十三布政使分為十三個清吏司進行分區(qū)管理,反映了職權(quán)的擴展。并吸收金元六部“科”和“曹案”的分工體系,于司下設科,形成部、司、科三級系統(tǒng),機構(gòu)設置更為完善。
2、人員的品級和素質(zhì)顯著提高,如主事一職,洪武時期改為司官,與郎官并列。中期以后,主事以上官員均以進士選用,極精華之選。
3、各部創(chuàng)設司務廳,以司務為首領(lǐng)官,負責文書收登轉(zhuǎn)發(fā)、催督辦事程限、管理吏員雜役等日常事務。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