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名夷光,越國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生于浙江諸暨苧蘿村。父親以在苧蘿山上砍柴為生。苧蘿山下有東、西兩個村子,西施家住西村,因為村子里的人大都姓施,所以有了“西施”的稱謂,意思是西村姓施的女孩子。
因為家境貧寒,所以西施很小就開始幫著家里干活,平時經(jīng)常在溪邊浣紗。她怎么也不會料到,日后自己會成為“美人計”的主角,被派去吳國執(zhí)行任務(wù)。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西施位居我國“四大美女”之首,她的美是有目共睹的?!皷|施效顰”的故事就講了西施的美是其他人難以企及的。西施的美貌遠近聞名,但她的身子卻有些弱,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發(fā)她都皺著眉頭,捂著心口,緩步前行,人們管這姿勢叫“西施捧心”,可見生病的西施也是楚楚動人。不巧這事讓東村的丑女東施知道了,于是便也學(xué)著西施的樣子走路,但走起來十分難看,比她平時的樣子還要丑很多,成了大家的笑料。
春秋末期,各諸侯國稱雄,吳國和越國開戰(zhàn),結(jié)果越軍大敗,越國國王勾踐向吳國國王夫差乞降。吳王夫差不聽大夫伍子胥“殺掉勾踐,以絕后患”的勸告,卻采納被越王買通的權(quán)臣的主張,允許越國投降。把勾踐夫婦和越國大夫范蠡囚禁在姑蘇虎丘,為夫差養(yǎng)馬。勾踐君臣含垢忍辱,裝得非常恭順,夫差以為他們已真心臣服,3年后就把他們放回越國。
勾踐安全回到越國后,立志復(fù)國,臥薪嘗膽,勵精圖志。經(jīng)過“10年生聚,10年教訓(xùn)”,越國逐漸強盛起來,一心要打敗吳國,但是,當時越國的軍事實力遠遠不敵吳國。勾踐在訓(xùn)練軍隊、發(fā)展農(nóng)業(yè)的同時,對吳王夫差實施了歷史上著名的“美人計”。
“美人計”的具體導(dǎo)演是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范蠡。范蠡曾隨越王勾踐到吳國做人質(zhì)3年,深知吳王夫差的致命弱點。針對吳王夫差好色的特點,范蠡便策劃實施了“美人計”。
范蠡按照越王勾踐的要求,在民間尋覓美女。擔(dān)任這個歷史重要任務(wù)的美女,不僅要美麗過人,而且要膽量過人,要機智過人。經(jīng)過千挑萬選,范蠡選定了西施和鄭旦。當時范蠡和西施一見面,西施的美貌與純真便打動了范蠡,而西施的心里對這位年少英雄、氣度不凡的將軍也是一見傾心。范蠡向西施說明了選美的原委,西施被范蠡的那份愛國熱情感染了,表示愿意擔(dān)此重任。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勾踐親自接見她們,并讓人教習(xí)歌舞、化妝和禮儀,讓人為她們講解歷史、時局和權(quán)謀。勾踐還親自給西施面授機宜。勾踐把神圣的政治任務(wù)交給她們,交待了三件大事:沉溺夫差于酒色之中,荒其國政;慫恿夫差對外用兵,耗其國力;離間夫差和伍子胥,去其忠臣。過了3年,西施拿到“公關(guān)專業(yè)畢業(yè)證”,于是范蠡將西施等送往吳國,兩個相愛的人終于有機會在一起了。一路上二人備嘗愛的滋味,由于難分難舍,范蠡有意拖延,送親竟然送了一年多。等他們走到嘉興縣南一百里的時候,西施生的兒子已經(jīng)能牙牙學(xué)語了。
后人在這里建造了一個“語兒亭”,用來紀念西施與范蠡的愛情結(jié)晶。這在唐陸廣微《吳地記》里有記載,并謂此地“縣南一百里有語兒亭”,是西施入?yún)侵芭c私生子說話的地方。從感情上來說,范蠡是對不住西施的,范蠡是為事業(yè)犧牲了愛情,讓自己心愛的女人充當越國復(fù)仇的工具。但為了國家利益,為了自己的愛人,西施愿意做出犧牲。范蠡和她約定,吳國滅亡后,自己定要娶她為妻,白頭偕老。
本身好色成性的吳王見了西施,自然十分歡喜。伍子胥認為這是“美人計”,苦心勸諫,夫差卻充耳不聞,立刻將西施納入后宮。
西施聰明伶俐,頗具愛國主義情懷,時刻牢記自己來到吳國的政治使命,她用盡渾身解數(shù)讓吳王寵愛她并聽信她的話,夫差果然對她寵幸有加。
吳王夫差命人在靈巖山為她建了館娃宮,在館娃宮附近修了玩花池、玩月池、吳王井、琴臺,還有采香徑、錦帆徑和打獵用的長洲苑等;還修了響屐廊,就是在地上鑿一個大坑,把一口大缸放進坑里,然后在上面鋪上木板,再鋪平。夫差讓西施穿著屐在上面走,錘鋪有聲,所以叫響屐廊。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到了春天,夫差就和西施到采香徑、玩花池游玩;到了夏天,夫差就和西施在洞庭的南灣避暑,享受自然的“空調(diào)”。南灣有十多里長,兩面環(huán)山,吳王將此處取名為“消暑灣”,并令人在附近鑿了一個方圓八丈的白石池子,引來清泉,讓西施在泉中洗浴,起名為“香水溪”;秋天兩人一起攀登靈巖山,看靈石,賞秋葉;到冬天下雪的時候,夫差與西施披著狐皮大衣,令十多個嬪妃拉車尋梅,全然不顧嬪妃們汗流浹背每次都要盡興后方才返回。如此挖空心思地玩樂,可見吳王夫差此時的心思已不在朝政社稷上了,而在西施身上。
吳王夫差對西施是越來越喜愛,而西施時刻想著怎樣讓吳王高興,怎樣讓吳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好讓吳王能成無道之君,荒廢國事。慶幸的是,她有一個得力的助手伯韶。伯韶是吳國的大夫,深得吳王寵信,為人奸詐貪婪。越國利用他的這一弱點,經(jīng)常給他送些金銀珠寶,有時也給他送美女,因而他對越國也是死心塌地,與西施兩個一道說越國的好話。
夫差自從得了西施,就一直住在姑蘇臺,一年四季享樂游玩,已經(jīng)不理政事。朝中大臣有勸諫的,都被他或訓(xùn)斥,或驅(qū)逐,或罷官,于是大家漸漸也就不敢說了。只有老臣伍子胥,見吳王如此無道,就在姑蘇臺下進諫勸阻,但吳王還是不理。伍子胥覺得吳王如此勢必取禍,勸諫又不聽,于是稱有病不再上朝。
西施,到底是愛范蠡,還是愛夫差?其實,以一個女子的角度,很容易得出答案。因為這個問題,換一個角度思考。那就是,范蠡和夫差,到底哪個更愛西施?用腳趾頭想一想,都知道。愛情,沒有比較,還真不好說??墒牵槐容^,就什么都水落石出。范蠡,為了國家,犧牲了西施;夫差,為了西施,犧牲了國家。當然也許有人會說,夫差,只愛西施的美貌。難道范蠡,愛的就只是西施的靈魂?如果西施沒有過人的美麗,范蠡能和西施一見鐘情?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所以,即便當初,還沒有見到夫差的時候,西施接受范蠡安排的美人計時,也是心有委屈的。但是,當時,一被范蠡的甜言蜜語所打動,范蠡肯定曾經(jīng)給西施許下“過等事成之后我一定娶你”這樣的誓言。再就是被范蠡的“愛國熱情”所感染和感動。及至到了吳國,夫差對其嬌寵無極,當初被范蠡的愛情沖昏頭腦的西施,才慢慢明白過來,夫差,才是更愛自己的人。所以,在實施自己的間諜計劃的時候,西施是多么的矛盾和痛苦啊。
西施的結(jié)局有兩種說法:一是說她感覺已為國盡忠,但夫差對她百般疼愛確實出自真心,在與他相處的日子里,西施越來越感覺他的好,到完成任務(wù)的時候,她發(fā)覺自己已真正地愛上了夫差,而戰(zhàn)爭又讓她失去了夫差?;氐椒扼簧磉?,她已不愛范蠡了,也無顏見范蠡,同時深感對不起夫差,于是投湖自盡;一是范蠡找到了她,兩人泛舟五湖,成了一對神仙眷侶。在《吳地記》中記述有關(guān)范蠡與西施在越國破吳后破鏡重圓、泛湖而去以及其他有關(guān)他們的結(jié)局的不同說法。相傳范蠡、西施曾寓居宜興,今天的蠡墅就是他們當年居住過的地方,而江蘇一些地方的“施蕩橋”、“西施蕩”等名稱也都與西施有關(guān)。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