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稱得上全才的人有很多,其中就有諸葛亮?,F(xiàn)代人對于諸葛亮的定義,一般都是:諸葛亮,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fā)明家。這說明諸葛亮不僅在政治和軍事方面有杰出的才能,在書法、文學和發(fā)明等方面也很不錯。比如他的散文的代表作就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冻鰩煴怼?,發(fā)明方面有孔明燈,還改造了連弩。
網(wǎng)絡配圖
但是,當大家知道那些神機妙算、用兵如神都是文學作品《三國演義》的虛構而已,不免對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產(chǎn)生了懷疑。以至于出現(xiàn)了一種風潮,就是如果你還覺得諸葛亮很牛,好像你就不懂歷史。特別是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現(xiàn)在主流的觀點貶低的很厲害。那么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究竟怎么樣?孫老師告訴大家真相。
首先,這種認為諸葛亮軍事才能平庸的觀點是從西晉的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描述。其實陳壽在寫諸葛亮傳的時候,對諸葛亮是一種崇敬之情。但是偏偏在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上做出了這樣兩句評論,一句是:“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yōu)於將略。”
還有一句是:“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于是,后世便有人認定諸葛亮沒有軍事才能,理由有二,一是陳壽這兩句話,二就是諸葛亮北伐無功。但是實際上陳壽并沒有說諸葛亮缺乏軍事才能,首先陳壽所說的“治戎為長”意思就是諸葛亮善于治軍,善于治軍算不算軍事才能呢?作為一個軍事家,首要的一點就是善于治軍,如果不能訓練出一支英勇善戰(zhàn)的軍隊,又憑什么去南征北戰(zhàn)呢?
網(wǎng)絡配圖
其次,陳壽所說的“奇謀為短”是相對于“治戎為長”而言的,諸葛亮在奇謀方面的才能要稍遜于在治軍方面的才能,但這并不能說明諸葛亮不善于奇謀或者是沒有奇謀,同樣,“理民之干,優(yōu)於將略”也是陳壽對于諸葛亮的綜合分析,進行對比之后得出的結論。
而對于北伐無功一事,陳壽也沒有下斷言說是因為諸葛亮沒有軍事才能,而是用疑問的口氣說:“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而且陳壽還為諸葛亮北伐無功做了一番辯護,他說:“或值人杰,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yè)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p>
這段話的意思簡單來說,陳壽將北伐無功的原因歸納為四點:一是與諸葛亮對陣的偏偏是人杰司馬懿,二是寡不敵眾,三是諸葛亮手下沒有像城父、韓信這樣的名將,四是諸葛亮的長處在于處理政務而不在用兵打仗。最后陳壽還頗為遺憾地說,諸葛亮北伐沒有成功是“天命有歸”。所以說,北伐無功也不能說明諸葛亮沒有軍事才能。
網(wǎng)絡配圖
在諸葛亮去世之后,蜀軍安然而退,司馬懿來到諸葛亮的營地,看到他的營壘井井有條,不由得稱贊:“此乃天下奇才也!”
諸葛亮葬于定軍山,過了29年,魏將鐘會征蜀,軍至漢川,他親自到諸葛亮廟去祭奠,并對諸葛亮的墓進行保護。對敵國已故的統(tǒng)帥如此的尊敬,在歷史上不多見。甚至后世的唐太宗都經(jīng)常談及諸葛亮的兵法謀略。這樣的一個人,能說他沒有軍事才能嗎?
所以說,諸葛亮雖然沒有《三國演義》中的那般神機妙算,但是他運籌帷幄的軍事才能是無可否認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