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84年,太后武則天悍然廢掉了唐中宗李顯的皇位,改立了李顯的弟弟睿宗李旦。李旦即位后,發(fā)覺當皇帝比以前當王爺?shù)臅r候還要清閑,他被安置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偏殿,不需要見大臣,不需要批奏折,每天只需要一杯香茗來打發(fā)無聊的時間。
和李旦的無所事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母后武則天不顧自己年老體衰,在乾元殿高高懸掛起垂簾聽政的牌子,精神抖擻的處理朝政。在皇帝靠邊站的同時,武則天大肆培植武氏家族成員,他們一個個以火箭般的提拔速度進入了各中樞機構參政議政。山雨欲來風滿樓,明眼人一看便知,這只怕預示著太后要革大唐的命,自己當皇帝了。
朝野上下對呼之欲出的女皇帝所持態(tài)度不一,其中志大才疏的眉州刺史徐敬業(yè)的反應最為激進,他發(fā)布了討武檄文,拉起軍隊要和武則天比比“試看今日域中,竟是誰家天下”。武則天一邊贊嘆檄文的文采,一邊迅速平定了叛亂,這場戰(zhàn)爭贏得非常輕松,但武則天卻從中嗅到了潛在反對的氣息。為了挖出深藏不露的陰謀分子,她隨后制定了鼓勵告密的制度:凡是前來告密的各色人等,只要所告屬實,一律重賞;而如果查明是誣告,也不追究告密者的責任。此令一下,不啻為天下人開辟了一條生財之道,只見大家聞鳳而動,蜂擁而告,搞得朝廷重臣人人自危,連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網(wǎng)絡配圖
告密者一多,那朝廷上急需的人才就是斷案問獄的法官了。為了避免掛一漏萬,武則天精心選用了一些“執(zhí)法必嚴”的酷吏們來審訊被告之人,索元禮就是最先被她看中的人之一。
索元禮生性殘忍,天生就是當酷吏的好材料。他在問案的時候,先把犯人的腦袋帶上一個小鐵籠,然后開始在四周釘入木楔。在這種情形下,犯人如果交代罪行稍微晚點,一不小心就會看見自己腦漿的顏色。所以說,這個鐵籠子雖然比較簡陋,但卻是當時唐朝審訊效率最高的刑具。索元禮還擅長于追根究底,每次他審問一人,總能至少順藤摸瓜出一百余名同謀,誰都逃脫不出他的法眼。這樣時間一長,武則天也逐漸厭惡起這位“鐵面無私”的法官來,索性胡亂找個理由把他也關到了監(jiān)獄里。索元禮在監(jiān)室里大喊冤枉,結果獄卒輕輕說了一句話,這位酷吏立馬癱軟如泥,頓首認罪。那位獄卒說的話只有五個字:取公鐵籠來!
索元禮死在了他所熱愛的工作崗位上,不過在他的影響和培養(yǎng)下,新一代酷吏迅速成長,獨立辦案已經(jīng)不在話下,這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周興和來俊臣。
周興少習法律,是一位科班出身的法官。完備的專業(yè)知識使他問案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幾年下來,有好幾千犯人死在了他的手中,這樣大的業(yè)務工作量很是得武則天的賞識。不過可惜的是,周興后來荒廢了自身的修養(yǎng),竟然執(zhí)法犯法,被人告發(fā)參與了一次反對朝廷的政變。武則天得知后大怒,秘密讓來俊臣負責審問周興。來俊臣接到詔書后,不動聲色,他先把周興請來吃飯。在席間,來俊臣謙虛的問道:“最近有幾個犯人反審訊技巧那是相當?shù)母?,不知周兄可有良?”周興得意的說道:“這有何難,我們把犯人放進大缸里,四周點上烈火,這還怕他們不招?”來俊臣對周興豎起了大拇指,他立即讓人準備了一口大缸,缸底塞滿了木柴,然后對周興出示了太后的密詔,說道:“周兄要是不招,那就請進缸中烤火吧?!敝芘d嚇的冷汗直流,只好現(xiàn)編現(xiàn)賣,交代了他全部的“犯罪事實”。
網(wǎng)絡配圖
從審問周興的手法來看,來俊臣絕對稱得上是一位智慧型的酷吏。事實上,來俊臣不只是會辦交代下來的案子,有時還會自己主動制造案件來辦。他手下有一批專業(yè)的告密者,每當來俊臣認為某人有謀反的嫌疑,那些告密者們就會事先約好時間,到時候在不同地方同時告密,弄得聲勢浩大,滿城風雨。為配合審訊,來俊臣發(fā)明的酷刑花樣繁多,只聽名字就讓人毛骨悚然,比如什么定百脈、喘不得、失魂膽、死豬愁、求即死等等。犯人往往一看見這些刑具,就二話不說,什么樣的罪名都爭著承認。為此來俊臣對自己的辦案能力十分欣賞,還特意出了一本學術專著,名為《羅織經(jīng)》,向其他人傳授寶貴的司法經(jīng)驗。來法官在誣告的道路上無往而不利,后來竟然告到了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和侄兒武三思的頭上,于是這條瘋狗的生命也最終走到了盡頭。公元967年,來俊臣被斬首棄市,人們在得知他被處決的消息后,紛紛趕到刑場,把他的尸體踐踏成了肉泥。百姓們鼓掌相慶,感嘆道:“我們以后終于能睡個安穩(wěn)覺了!”
來、索之流經(jīng)驗老到,但要是論起警覺性,可能就不如衡水人王弘義了。王弘義是來俊臣的親密助手,他始終繃緊為朝廷除奸這條弦,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有一次,鄉(xiāng)間一群白胡子老頭在做齋戒,王弘義發(fā)現(xiàn)后,馬上把他們以聚眾謀反的罪名全部殺死。還有一次,他辦案時路過汾州,當?shù)孛魉抉R毛公請他吃飯。難能可貴的是,王弘義在酒席上還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居然發(fā)現(xiàn)了司馬毛公的“反跡”。王法官立即變了臉色,抽出寶劍當席判決主人死刑,立即執(zhí)行。行刑完畢后,王弘義把司馬毛公的首級用槍挑著,一路大張旗鼓的回到了東都洛陽,有力震懾了民間的各種犯罪活動。但就是這樣一位優(yōu)秀的酷吏,最后卻落了個被人亂棍打死的下場,真是令人扼腕痛惜。
網(wǎng)絡配圖
以上幾位是武則天時期酷吏的典型代表,從他們的工作作風來看,只要犯人歸他們審訊,那問案的焦點就不在于此人有沒有罪,而是有多大的罪;不在于有沒有同謀,而是有多少的同謀??崂魝儜{借著這個共同特點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武則天也通過他們有效和殘酷的打擊了異己力量,為她獨掌大權奠定了基礎。而他們的作用又不會僅限于此,武則天在鞏固其統(tǒng)治地位后,為了安定人心,往往采取了卸磨殺驢的策略,反過來處決這些民憤極大的酷吏來推卸自己的責任。(這就是酷吏沒有好下場的原因)
總之,酷吏雖然可以威懾群臣,同時也為武則天獨掌大權奠定了基礎。而酷吏的下場也好不到哪去,或許只有諸葛亮說過的一句話能夠表現(xiàn)出酷吏們的忘我精神,那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