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是誰,天下無人不知,長坂坡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的蜀漢大將;岳飛是誰,天下更是無人不知,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愛國英雄。
古往今來,關于這兩位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大英雄的傳聞故事廣為流傳,那么,假如張飛和岳飛同處于一個朝代,他們誰更配的上"萬人敵"的稱號呢?
歷史上的張飛出身貴族,長的也是十分俊秀,并不是小說和戲劇中,殺豬的屠夫,以及黑臉形象。這位翩翩公子,最擅長的是書畫,美人畫又畫的非常好。不僅如此,他為人有勇有謀,陸路取西川和宕渠大勝都離不開他。是真正文能舞墨,武能打仗的將軍。
網(wǎng)絡配圖
而岳飛,出身普通農(nóng)戶之家,自幼喜歡鉆研兵法,二十歲開始從軍,以后軍旅生涯,立下收復建康,六郡之戰(zhàn),平定鐘相,楊幺之,以及取得郾城,潁昌大捷和朱仙鎮(zhèn)大捷,并且三援淮西。岳飛雖然出身草莽,但是由于天賦極高,流傳下來許多愛國詩歌,其中以《滿江紅》最為出名。
論武功,兩位都是軍功赫赫,論才情,又似乎不分伯仲,但是,如果仔細對比,會發(fā)現(xiàn)這兩位雖然都是勇?lián)跞姷闹髱?,可是他們有最大的區(qū)別,張飛得遇明主,千里馬得遇伯樂,才美外現(xiàn);而岳飛一生,昏君當?shù)?,奸臣臨朝,雖然他有滿腔抱負,但終究壯志未酬。
張飛處在天下三分,英雄逐鹿的年代,他追隨劉備,立下汗馬功勞。在所有武將里,他算是幸運的,他沒有遇到一個害怕功高震主的主公,所以他享受著一個將軍應有的榮光,他的兩個女兒都做了皇后,家屬也得以保全。
岳飛就沒有這樣的幸運了,他主張抗金,是南宋初唯一一個組織了大規(guī)模進攻戰(zhàn)役的統(tǒng)帥。在"靖康之恥"后,官職低微的岳飛,不顧身份,上書趙高宗。岳飛用拿慣了冷兵器的手,一字一句泣血上書——陛下已登大寶,社稷有主,已足伐敵之謀。而勤王之師日集,彼方謂吾素弱,宜乘其怠擊之。黃潛善、汪伯彥輩不能承圣意恢復,奉車駕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敵穴未固,親率六軍北渡,則將士作氣,中原可復。奈何,一片丹心無人理會,愚不可及的宋高宗居然以“小臣越職,非所宜言”八字批語,并且隨后革除了岳飛的軍職、軍籍,逐出軍營。
雖然岳飛的主張得到了現(xiàn)實無情的抨擊,但是,他并沒有將心中大志放棄,即使得不到支持,為了天下百姓,為了寸寸山河,南宋建炎元年八月,岳飛北上抗金,在那里他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也幾乎是唯一的在抗金道路上的伯樂——張所。由于岳飛出眾的軍事謀劃,高超的武義,他的到了破格提拔,那是岳飛在抗金道路上最好的時光,順暢無阻。
網(wǎng)絡配圖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當朝統(tǒng)治者茍且偷生,不顧金人燒殺搶掠,涂炭生靈,為了向金人乞和,首先就將矛頭指向了岳飛一行主張抗金的主力人員。之后的歷史,便是人人皆知的,岳飛一代忠良被一次次打壓,最終被秦檜一群人陷害至死。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鍍佞臣,這是人們對岳飛冤死,對秦檜陷害忠良寫下的對聯(lián),歷史給了岳飛公平的評價,時至今日,他的香火不斷,故事流傳。雖然張飛和岳飛都是一代英雄,但是顯然,岳飛比張飛更值得贊譽。
張飛是不知人間疾苦的將軍,他有宏圖大志,欣賞有才情有本事的人,但是他終究有自己的局限性,所以他以釋嚴顏,卻又愛鞭撻部下,如果沒有劉備一直的支持和欣賞,可能他最終在歷史上也只是一個一筆帶過的人物而已,因為,一個在順境里長大,又不能很好的體恤部下的將軍,終究難成大事,從后來張飛死于部下之手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網(wǎng)絡配圖
而岳飛截然不同,他帶領岳家軍,這幾乎是一個純粹自發(fā)的軍隊,如果不得民心,基本上組織不起來。岳飛并沒有讓追隨他的人失望,作為一個將領,明明可以在當時烏煙瘴氣的朝堂明哲保身,甚至同流合污,但是他沒有,他選擇了挺身而出,在危難時刻,他將民族大義放在了第一位,為無數(shù)個他不相識也不相熟的人,默默奮戰(zhàn)。
英雄之所以能稱為英雄,不僅僅在于順境里,他堅持信仰,更在于逆境之中,保持初心不變。歷史的車輪滾滾而過,回望那些風起云涌的歲月,張飛也好,岳飛也好,都是值得人敬佩和學習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