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諸葛亮因為用了馬謖而失去了街亭這個軍事要地。而諸葛亮這個司馬懿的老對手也帶著十五萬大軍向著西城蜂擁而來,當時的諸葛亮身邊只有兩千兵馬,還有一幫羸弱的文臣。
這究竟該怎么打,眾人聽到司馬懿帶著差不多百倍于我的士兵來攻,都大驚失色。但是我們的諸葛丞相則是看了看城外,氣定神閑的對著眾人說道,“毋須驚慌,吾自有計策讓司馬懿退兵?!?/p>
網(wǎng)絡配圖
聽到了丞相這一句拍胸脯的保證后,眾人的心倒是穩(wěn)定了下來。然后諸葛亮下令把城中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每個城門派出了二十名士兵,裝作是百姓。而他自己則是披上鶴氅,戴上綸巾。
身后跟著兩個小書童,就在城門之上燃起香,開始撫琴。司馬懿先頭部隊到了西城,都不敢進去。而是回去稟告了司馬懿,司馬懿聽了之后不相信,笑著說道,“怎么會有這種事呢?”
網(wǎng)絡配圖
不相信的司馬懿親自來到了城門外,確實看到了眼前這一幕后,馬上讓前軍變后軍開始撤退。他兒子司馬昭特別疑惑,為什么自己這個父親看到這故弄玄虛之計就倉皇撤退?
而嚇退司馬懿是何配樂小曲則是關鍵,最為可能的就是古琴曲《流水》,因為根據(jù)三國志記載,諸葛亮最喜歡的就是這一首曲子,甚至在出使東吳都常常彈奏,有一次甚至被周瑜贊嘆,此人竟也識《流水》。
網(wǎng)絡配圖
司馬懿的回答是這樣的,因為諸葛亮一生謹慎,不肯弄奇兵?,F(xiàn)在他敢城門大開,那必定是城中有埋伏,若是我率軍進入,那豈不是正中了諸葛孔明的下懷?
但是這番回答似乎又不合情理,因為司馬懿在兵力極其優(yōu)勢的情況下,就算他再怎么忌憚諸葛亮,也應該進城一戰(zhàn),但他卻選擇了避而不戰(zhàn)。這點十分不合情理,或許司馬懿是有自己的考量的,因為他必須留著諸葛亮,才能讓魏國朝廷不得不用自己,若是魏國的“眼中釘”諸葛亮死了,他豈不是跟著倒霉?古之養(yǎng)寇自重,今日知也。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