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簡介】
張祜:(約785-849?),字承吉,清河(今屬河北)人,一作南陽(今屬河南)人。舉進士不第。元和間以樂府宮詞著稱。然南北奔走三十年,投詩求薦,終未獲官。至文宗朝始由天平軍節(jié)度使薦入京,復被壓制。會昌五年投奔池州刺史杜牧,受厚遇,而年已遲暮。后隱居于曲阿。其詩或感傷時世,或歌詠從軍,猶存風骨;其宮詞寫宮女幽怨之情,亦有所感而發(fā)者也。
題金陵渡
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兩三星火是瓜州。
【簡析】
詩寫偶見的江上清麗夜色。首句點題,次句抒發(fā)感慨;三、四句寫因懷愁而難眠,推窗遠望,斜月朦朧,江潮初落,隔江瓜州,星火閃爍。全詩畫面清麗宜人,但卻難免有孤寂之感。有人認為這首詩是作者至京求官不遂后所作,寄寓懷才不遇落拓失意之情。有人以為是寫鄉(xiāng)愁情思的。寄愁是真,但什么愁?愁什么?也確實難斷。我們暫且欣賞這清美寧靜的夜景吧。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