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皇帝的生活越來越腐化墮落,他們不顧百姓死活,或沉湎于酒色,或醉心于仙術,有的甚至多年不理朝政,而對供其玩樂的鳥獸寵愛有加。據《明宮史》記述,嘉靖皇帝曾下令各宮后妃和太監(jiān)大量養(yǎng)貓。這些貓都有名字,雄的稱“某小廝”,雌的稱“某丫頭”,閹貓則稱“某老爺”,那些得到皇帝和后妃們寵愛的貓,還被封贈“管事”的職銜,有職銜的貓稱“某管事”,或直稱為“貓管事”,可以同宮里的其他管事一樣受到賞賜。
皇帝靠榨取民脂民膏來供養(yǎng)這個奇特的貓王國,光是乾明門的12只貓,每年就得支用豬肉800多斤,豬肝300多副。這大量的肝和肉,是列入皇帝御用開支,向各州縣百姓搜刮得來的。
貓們如此養(yǎng)尊處優(yōu),已稱奇妙,而嘉靖皇帝愛貓更是荒唐。嘉靖初年,宮中有一只貓堪稱是貓王,國中的驕子。它卷曲滑膩的毛呈淡青色,雙眉潔白如玉,皇帝賜名“霜眉”。此貓性情溫馴,日夜伴隨皇帝,碰上皇帝閉目養(yǎng)神時,“霜眉”即使饑渴或者要便溺,也必定等主人醒來才離開,因此被封為“虬龍”。一天,“虬龍”死了,嘉靖帝如喪考妣,傷心不已,降旨厚葬,并莊嚴立碑,親題“虬龍墓”三字,大有讓它與山河并存之勢。
后來,嘉靖帝養(yǎng)在西苑永壽宮的一只極受寵的獅貓死了,他竟傳旨制金棺,將其葬于萬壽山麓,還命大臣撰祭文。當年有一位袁姓侍講學士因在祭文中謅出一句“化獅作龍”,算是神來之筆,深得皇帝賞識,加一品入內閣做了大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