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兒只斤·鐵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即元成宗(1295年-1307年在位),元朝的第二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孫、皇太子真金第三子。母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
至元三十年(1293年)封皇太孫,總兵鎮(zhèn)守漠北。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在其母闊闊真與大臣伯顏等人的支持下即皇帝位于上都大安閣。
在位期間,停止對外戰(zhàn)爭,罷征日本、安南,專力整頓國內軍政。采取限制諸王勢力、減免部分賦稅、新編律令等措施,使社會矛盾暫時有所緩和。同時,發(fā)兵擊敗西北叛王海都、篤哇等,都哇、察八兒歸附,使西北長期動亂局面有所改觀。名義上成為其它汗國的宗主,四大汗國一致承認元朝皇帝是成吉思汗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在位期間基本維持守成局面,但濫增賞賜,入不敷出,國庫資財匱乏,中統(tǒng)鈔迅速貶值。曾發(fā)兵征討八百媳婦(在今泰國北部),引起云南、貴州地區(qū)動亂。晚年患病,委任皇后卜魯罕和色目人大臣,朝政日漸衰敗。
大德十一年(1307年)駕崩,后繼無人,埋下了元朝中期皇位爭奪戰(zhàn)的隱患。廟號成宗,謚號欽明廣孝皇帝。蒙古汗號完澤篤可汗。
人物生平
少年時代
至元二年(1265年)九月,孛兒只斤·鐵穆耳出生于元大都燕王府,是元世祖的嫡子燕王孛兒只斤·真金的第三子,母親是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
至元十年(1273年)二月,父親真金被立為皇太子,兼中書令。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春,經盧世榮重新起用的阿合馬余黨答即古阿散等,找到了一個搞垮皇太子真金的絕好機會。在此以前,南臺御史曾封章上言:“帝春秋高,宜禪位于皇太子,皇后不宜外預?!闭娼鹕钪霰亓也辉付U位,聞知此事后甚為恐懼,御史臺因秘其章不發(fā)。但此事為答即古阿散等得知,遂于忽必烈前奏請收內外百司吏案,以大索天下埋沒鈔糧為名,而實欲揭露此事,乃悉拘封御史臺吏案。御史臺都事尚文將事情原委告知中書右丞相安童和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兒,決定留秘章不與;次日,答即古阿散乃上告忽必烈,命大宗正薛徹干取其章。在這萬分危急時刻,尚文就獻計于安童及玉昔帖木兒二位“大根腳”人物,以“先計奪謀”法搶先至忽必烈前陳述事情經過。不出所料,忽必烈聽到居然有人要他提前讓位給太子,大發(fā)雷霆,歷聲責問道:“汝等無罪耶?”丞相安童帶頭認罪說:“臣等無所逃罪,但此輩名載刑書,此舉動搖人心,宜選重臣為之長,庶靖紛擾”。忽必烈怒氣稍解。形勢遂趨緩和,后答即古阿散等坐奸贓論死,其同伙分別被誅殺、流放或沒為奴。雖然如此,真金竟因此而憂懼成疾,于同年十二月死,終年四十三歲。
真金太子的長子甘麻剌作為嫡長孫,自然是皇位最佳的繼承人——這種觀點只是漢儒的觀點。甘麻剌與鐵穆耳皆由真金太子妃伯藍也怯赤(又名闊闊真)所生,自小由忽必烈皇后察必撫養(yǎng)長大,封晉王,長期在漠北任方面主帥。忽必烈在真金太子死后,并沒有特意立“皇太孫”,可他專門為甘麻剌專立設置“內史府”,似乎是傾向把這位孫子當接班人來培養(yǎng)。但是,真金太子妃闊闊真對長子并沒多少感情,她更喜歡幼子鐵穆耳。并且元世祖忽必烈把希望寄托在真金之子鐵穆耳身上。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諸王叛亂,忽必烈派鐵穆耳統(tǒng)兵討伐叛王哈丹。
上都即位
至元三十年(1293年)六月,鐵穆耳受皇太子寶,接著忽必烈又派他鎮(zhèn)守蒙古汗國故都哈剌和林(今蒙古國后杭愛省額爾德尼召北),掌管北方防務。同時派開國四杰之一博爾術之孫、御史大夫玉昔貼木兒做他的助手。在玉昔貼木兒請求之下,忽必烈將原來屬于真金的印璽皇太子寶授給鐵穆耳,間接表明了傳位給他的意圖。此外,在忽必烈的督促下,鐵穆耳戒了酒。鐵穆耳在東北與和林的經歷,使他與精銳的北方駐軍結下了特殊關系。這一關系成為他和他的后裔登上帝位的重要保證。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正月二十二日,元世祖忽必烈逝世。四月初,鐵穆耳和隨同出征的知樞密院事、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兒趕回漠南。玉昔帖木兒立即成為臨時執(zhí)政集團最核心的成員之一。右丞相完澤不得預議機密,只好結托真金妃打聽消息。真金妃召伯顏、不忽木和玉昔帖木兒探問,卻受到玉昔帖木兒的一頓搶白。這時候,與鐵穆耳競爭帝位的最強有力的對手,應是他的胞兄、真金長子、出鎮(zhèn)嶺北的晉王甘麻剌。玉昔帖木兒先發(fā)制人,在宗親合議前私下逼迫甘麻剌說:“宮車晏駕,已逾三月。神器不可久虛,宗祧不可乏主。疇昔儲闈符璽既有所歸,王為宗盟之長,奚俟而不言?!备守萋殡m然勉強表態(tài):“皇帝踐祚,愿北面事之?!钡麅刃慕K究仍有些不服。后來經真金妃提議,命兄弟兩人當眾比賽誦讀祖宗寶訓,優(yōu)勝者為大汗。甘麻剌因口吃,競賽失敗。四月十四日,鐵穆耳從和林到達上都(今內蒙古多倫東北),左右部諸王全部來到上都聚集。在此以前,御史中丞崔彧得到傳國玉璽,上面的文字是“受命天于,既壽永昌”,把它交給了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太后將玉璽授予了鐵穆耳。而后鐵穆耳即皇帝位,受諸王宗親、文武百官朝于大安閣。鐵穆耳終得以繼位為帝,由真金妃親手授以新發(fā)現(xiàn)的傳國玉璽,并于四月十六日正式登基,是為成宗。追尊其父真金為皇帝,是為元裕宗,尊太母元妃為皇太后。五月,上大行皇帝尊謚曰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改皇太后居住的以前的太子府為隆福宮,詹事院為徽政院,司議為中議,府正為宮正,家令為內宰,典醫(yī)署為掌醫(yī),典寶為掌謁,典設為掌儀,典膳為掌膳。并且封皇姑高麗王王昛妃忽都魯揭里迷失為安平公主。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六月,成宗下詔減速免所在本年包銀、俸鈔,以及內郡地稅和江淮以南州縣當年的一半夏稅。
守成之局
元貞元年(1295年)正月,下詔道家復行《金箓》《科范》。以云南行省左丞楊炎龍為中書左丞。封皇姑囊家真公主為魯國大長公主,駙馬蠻子臺為濟寧王。二月,安西王相鐵赤等人請求再次設立王相府,元成宗不許。下令陜西省臣給其所需,仍然把廉訪司沒收的贓鈔給他。閏四月,元成宗在山西五臺山為皇太后建佛寺。五月,翰林承旨董文用等人進《世祖實錄》。駙馬濟寧王蠻子臺私殺罪人,御史臺大臣彈劾他擅自處理,元成宗下旨讓蠻子臺知曉。下詔停止一切非急需的工程營建,免除五月以前積欠的錢糧。
元貞二年(1296年)正月,鐵穆耳下詔因為忽剌出千戶所部屯夫非常貧乏,所以免除其輸租。上思的叛賊黃勝許攻打剽水口思光寨,湖廣行省調兵擊敗了他,抓獲其黨羽黃法安等人,叛賊逃入上牙六羅。命西平王奧魯赤夏天去上都。安西王傅鐵赤、脫鐵木等人再次請求修筑王府,皇上說:“去年阿難答已經面奏過一次了,朕以世祖定的規(guī)矩回復了他,如今再次奏請,難道想讓四川、京兆全成為你們的嗎?賦稅、軍站都是歸朝廷所管,如今姑且同意你們的請求,置王相府?!庇放_的大臣說:“漢人的大臣,曾經被別人搜羅罪狀打擊,所以不敢直接對皇上進言。請皇上在近侍昔寶赤、速古而赤這兩個人里,選擇一個任用?!被噬险f:“怎么能任用他們?在漢人中選擇有見識能辦大事的人吧?!弊罱K以御史中丞禿赤為御史大夫。二月,自六盤山至黃河的地區(qū)立屯田,置軍萬人。以大都留守司達魯花赤段貞為中書平章政事。三月,以中書平章政事不忽木為昭文館大學士,平章軍國事。
大德元年(1297年)三月,以陜西行省平章也先鐵木兒為中書平章政事,中書省左丞梁暗都剌為中書省右丞。西蕃的賊寇攻打階州,陜西行省平章脫列伯派兵進討,其黨羽全部平定,留軍五百人戍守那里。八月,八百媳婦爆發(fā)叛亂,攻打徹里地區(qū),元成宗派遣也先不花率領軍隊征討他們。
大德二年(1298年)二月,下詔樞密院合并貧難軍戶。以中書右丞、徽政院副使張九思為平章政事,讓他處理中書省的事。五月,元成宗以中書右丞何榮祖為平章政事,處理中書省的事,以湖廣左丞八都馬辛為中書右丞。命中書省派遣官員監(jiān)察云南、四川、海北海南、廣西兩江、廣東、福建等處六品以下的官員的遴選。六月,御史臺大臣上書:“江南地區(qū)在宋朝的時候實行兩稅法,自從阿里海牙改為門攤,增加的課稅錢到了五萬錠。如今宣慰張國紀請求恢復科夏稅,與門攤一起征收,湖、湘地區(qū)受害很深啊?!痹勺诹⒓聪铝钪袝∶馊ミ@個方法。元成宗禁止諸王擅自行事,其中有越例褻瀆的人,遣使將其拘拿。七月,河南汴梁等地下大雨,黃河決堤,淹沒了歸德數(shù)縣的禾稼、廬舍,元成宗免其田租一年。并且派遣尚書那懷、御史劉賡等去堵住決堤的大河,自蒲口開始修筑,一共修筑了九十六處。
大德三年(1299年)二月,皇太后崩,祔葬先陵。四月,以中書省斷事官不蘭奚為平章政事。賜皇侄海山(元武宗)所統(tǒng)諸王戍軍馬二萬二千九百余匹。派江浙釋教總統(tǒng)僧人寧一山出使日本,恢復了兩國間的正常貿易和文化往來。但是,成宗后期曾一度用兵西南。
大德四年(1300年)底,身在云南的行省左丞劉深好利生事,上奏道:“世祖以神武混壹海內,功蓋萬世。皇帝繼位以來,未有武功以彰顯神武天資,西南夷有八百媳婦國未奉大元正朔,請允許為臣我為陛下征之?!背勺诎l(fā)兵兩萬出征八百媳婦國(今泰國北部、緬甸東北部,治京泰國清邁)。元成宗本也想“開邊”弄出件大功青史留名,因而“用兵意甚堅”。
大德五年(1301年)正月,元廷發(fā)鈔近十萬錠,作為軍費支持用兵。又因金齒(今中國云南西部和緬甸臘戍一帶)諸國阻擊元朝的征緬歸師,下詔計伐金齒諸國。后因出征八百媳婦國之元軍損失慘重,成宗才決心不再對西南用兵。也就在這時,成宗達成了與篤哇、察八兒等西北諸王的和解,延續(xù)幾十年的西北戰(zhàn)亂得以平息。五月,云南土官宋隆濟舉兵叛亂,云南行省自愿征八百媳婦的有二千人。七月,元成宗命云南行省的蒙古士兵征討八百媳婦。八月,元成宗派遣薛超兀而等人率兵征討金齒諸國,當時征緬的大軍還師,被金齒所阻擋,并且戰(zhàn)死了很多士兵。并且金齒又接連八百媳婦諸個蠻邦,他們相互效法不向元朝繳納稅賦,并且殺戮元朝的官吏,所以發(fā)兵征討。十一月,元成宗派遣劉國杰及也先忽都魯率兵萬人,八剌及阿塔赤將兵五千人,征討宋隆濟。
后期弊政
大德六年(1302年)正月,晉王甘麻剌薨,元成宗下令封其王印以及內史府印。元成宗下令探馬赤軍與江南水手相互教習,以防備??芮謹_我國東南沿海。江南朱清等貪污賄賂案被揭發(fā)出來,牽連了一大批官員,促使成宗再一次下決心查處貪污官員。當年僅七道奉使宣撫官查處罷免的貪官污吏就有18473人之多,查出贓款15865錠,審理冤案5176件。在大都建孔廟(即今北京國子監(jiān)孔廟),大德十一年(1307年)加封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王”。
大德七年(1303年)三月,因為征討八百媳婦損兵折將,誅殺劉深,鞭打合剌帶、鄭祐等人,于是引發(fā)出成宗對中書省進行大清洗的事件。它被看成是成宗后期“朝廷更政”的一個標志。主持“更政”的首相,則是曾以中書左丞相職位輔助過完澤的哈剌哈孫。哈剌哈孫晉位右丞相以后,精選州郡守令,定官吏贓罪十二章及丁憂、婚聘、盜賊等制,禁獻戶及山澤之利。不過“更政”的實際成效并不很大。同時罷云南征緬分省。小蘭禧、岳鉉等進《大一統(tǒng)志》。六月,罷除四川宣慰司,設立四川等處行中書省,以云南行省平章脫脫、湖廣行省議事平章程鵬飛一起做為平章政事。
大德八年(1304年),成宗下令天下官員體恤民情,減省刑罰,免除災民差稅一至三年不等。鑒于江南佃戶田租過重,在過去減過十分之三的基礎上再減十分之二,且永為定例。同時開放山場、河泊、任民采捕。二月,翰林學士承旨撒里蠻進金書《世祖實錄節(jié)文》一冊、漢字《實錄》八十冊。四月,元成宗設置千戶所戍守定海一帶,以防備倭寇的侵擾。命僧道為商人繳納租稅。
大德九年(1305年)四月,云南行省請求增加當?shù)氐男l(wèi)兵,元成宗不許。六月,成宗立子德壽為皇太子。七月,以大司徒段貞、中書右丞八都馬辛并為中書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合剌蠻子為右丞,參知政事迷而火者為左丞,參議中書省事也先伯為參知政事。十月,成宗患病,不能視朝,由皇后伯要真氏執(zhí)政。朝中大事委于右丞相哈剌答孫。十二月,皇太子病逝。
無嗣而終
成宗后卜魯罕在大德后期干政多年,與中書省、樞密院里的許多回回大臣深相結納。因此卜魯罕打算內而操縱朝議,外而倚重阿難答手中的兵權,臨朝稱制。而阿難答本人也因手握重兵,欲以世祖嫡孫的身份爭奪皇位。雙方為了共同對付出鎮(zhèn)漠北的海山和他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而結為聯(lián)盟,被當時的漢人儒巨稱為“回邪诪張,勢挾中闈”。為了試探輿情,卜魯罕等人幾次召集館閣會議。爭奪皇位的另一方,是海山兄弟。海山長年總兵北邊,在大德年間與西北藩王的幾次硬仗中戰(zhàn)功卓著,又是真金嫡孫,頗得在漠北作戰(zhàn)過的諸王將領的擁護;海山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則雅重儒術,從成宗朝起就在身邊聚集起一批漢人士大夫或傾心漢文化的蒙古、色目侍臣,被中原和南方漢族士人看成振興文運的希望所在。卜魯罕顯然早就對海山母子染指皇位存有戒備。大德九年(1305年)十月,她以中宮秉政,出愛育黎拔力八達母子于懷州,企圖通過割斷他們與朝廷中樞的聯(lián)系來限制其行動。大德十年(1306年)正月,元成宗下詔詢問莊圣皇后、昭睿順圣皇后、徽仁裕圣皇后處理朝政的情況,以備紀錄。
大德十一年(1307年)正月初八,成宗去世,享年四十二歲。廟號成宗,謚號為欽明廣孝皇帝。蒙古語稱號完澤篤皇帝。《成宗皇帝謚冊文》內容如下:“嗣皇帝臣某謹再拜稽首言曰:臣聞稱天以誄,表名實之至公;法日而名,庶形容之可擬。維帝王之有謚,蓋今古之彝章。欽惟大行皇帝稟上圣之資,撫重熙之運。當??箭埳?,承世皇燕翼之謀。武威肅鎮(zhèn)于遐荒,文德誕敷于華夏。業(yè)業(yè)謹盈成之戒,愉愉盡孝敬之誠。罷勤遠之兵,邊釁弭而苗頑格;遣直指之使,皇澤宣而民瘼除。九族形敦睦之風,萬國洽隆平之治。爰酌奉常之儀,用昭告祔之文。謹遣攝太尉某官某奉冊寶,上尊謚曰欽明廣孝皇帝,廟號成宗。伏惟睿靈在天,孚鑒逮下,茂膺典冊,錫羨邦家?!?/p>
按照蒙古舊俗,大汗死后,例應由皇后攝政,主持召開選立新汗的忽里臺大會。但卜魯罕企圖控制朝議以遂其私。成宗死后,哈剌哈孫立即秘密地遣人通知在漠北的海山和在懷州的答己及愛育黎拔力八達。這時卜魯罕已下密制切斷通往漠北的驛路。戍守和林的海山接到成宗去世的消息后,曾準備立即離開大軍回朝。
大德十一年(1307年),率軍自金山前線東返的海山抵達和林,召集嶺北諸王勛戚大會,誅殺與阿難答通謀的合赤溫后王也只里,與會宗親大臣合辭勸進。海山這時已獲悉答己與愛育黎拔力八達先至大都。當年五月,海山會答己、愛育黎拔力八達于上都,在忽里臺大會上就任新汗,是為武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