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國時代的風(fēng)云人物,曹操一生充滿了傳奇,然而他的一生又有很多謎團,其中最大的一個是:曹昂、曹沖、曹丕、曹植四個人中,曹丕最不受曹操歡迎的一個,為何曹操最終傳位給曹丕?其實,這和一個小孩關(guān)系重大!
曹昂是曹操妾室所生,但因為生母早亡,就由曹操原配丁氏撫養(yǎng)長大,而丁氏又無子女。所以,曹昂天生就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況且,曹昂勇毅果敢,一直隨曹操南征北戰(zhàn),深為曹操喜愛。在這一點上,曹丕、曹植、曹沖是不能相比的。
曹沖也是妾室所生,屬于天生神童,五六歲時智力已經(jīng)“有若成人”,且經(jīng)常幫助犯錯之人解脫,“賴以濟宥者,前后數(shù)十”。因此,曹沖深得曹操喜愛,甚至“太祖數(shù)對群臣稱述,有欲傳后意”,就是想把皇位傳給曹沖。
后來,曹操還對曹丕說過“曹沖之死是我的不幸,但卻是你的大幸”,曹丕自己也承認曹沖不死,自己沒有機會。然而,這兩個曹操極為喜歡的兒子,卻都去世的比較早。197年曹昂戰(zhàn)死,208年曹沖早夭,于是繼承人只能在曹丕和曹植中挑選。
在曹植和曹丕這兩人中間,如果談曹操更喜歡誰,那么毫無疑問的是曹植。
眾所周知,曹植是著名的文學(xué)家,寫下過很多傳世名篇,南朝宋文學(xué)家謝靈運對他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尤其是210年曹植一揮而就寫下的《登臺賦》,讓曹操對曹植寄予厚望,認為他是最能成就大事的人。
另外,加上曹操本身文學(xué)修養(yǎng)很高,所謂英雄惜英雄,以及曹植性情坦然,不追求奢華,符合曹操的口味,因此對曹植非常喜歡,將他看成了繼承人。
214年,曹操征討東吳孫權(quán),就讓曹植留守鄴城(曹魏都城),并且語重心長的說:“吾昔為頓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與”。顯然,曹操這是把曹植當(dāng)成繼承人來培養(yǎng)了,但希望過于任性的曹植奮發(fā)圖強,而不是整天我行我素。
從曹操對曹昂、曹沖、曹植的態(tài)度來看,曹丕是曹操最不看好的一個。然而在217年,曹丕卻擊敗了其弟曹植(同母弟弟),被立為魏王世子。
這一年,固然有曹植犯下大錯,“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的奔馳)。太祖大怒.......植寵日衰”,讓曹操大發(fā)雷霆、以至“植寵日衰”之外,但其實還有一個關(guān)鍵原因鮮為人知:曹操對曹丕這一點極為認可!
《三國志·明帝紀》:雖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跡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經(jīng)耳目,終不遺忘......帝生數(shù)歲而有岐嶷之姿,武皇帝異之,曰:“我基於爾三世矣。”每朝宴會同,與侍中近臣并列帷幄。
曹睿有過目不忘的本領(lǐng),即便一些小臣,名字簡歷甚至父母兄弟之類,曹睿一見之下,就不會忘記,所以曹操異之,感慨的評價:有了你,家業(yè)就可以繼承三代了。于是,就讓小孩曹睿常伴宴會左右。
顯然,曹操傳位曹丕,或許從曹睿身上能找到答案:曹操這是隔代傳位。217年,曹魏面臨的局面不容樂觀,東吳、蜀國咄咄逼人,北面游牧民族蠢蠢欲動,想要守住甚至開拓基業(yè),能力一般的皇帝根本做不到。
然而,曹植的兒子曹志,雖然表現(xiàn)不凡,但和曹睿一比,確實有不小的差距。從史書上看,曹操對他也沒有什么評價。而且,曹志是庶出,對隔代傳位來說,這是一個致命缺陷。在兒子這一項上,曹植是敗給了曹丕。
后來,曹睿繼位之時,面臨著內(nèi)有宗室及老臣,外有東吳、蜀國、鮮卑等虎視眈眈,但曹睿卻沉著應(yīng)對,西阻蜀軍(諸葛亮北伐),東挫孫吳,北敗鮮卑,內(nèi)部將司馬懿陳群等老臣駕馭的馳張有度,所以劉曄評價他“秦始皇、漢孝武之儔,才具微不及耳”。可惜的是,曹睿英年早死,否則幾乎不可能有司馬懿的篡位。
其實,歷史上類似的隔代傳位還有很多,比如周朝的“季札讓位”,司馬炎傳位傻子司馬衷(說出何不食肉糜之人),就是看中了好孫子司馬遹;康熙傳位雍正,也有看重乾隆的意思在里面,這樣傳位就確保了三代基業(yè)。所以,曹操之所以傳位曹丕,和曹睿關(guān)系密切,甚至可以說是曹丕繼承曹操之位的最大助力。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