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群雄逐鹿,劉備一無地盤二無勢力,卻能在眾人中脫穎而出,除了個人能力外,劉備依靠的是興復漢室的名頭,之后建立了蜀漢政權。在他死后,劉禪繼承了皇位。劉禪并非劉備唯一的兒子,只不過其他人不如他出名而已。劉備一共有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劉封、次子劉禪、三子劉永以及四子劉理。
長子劉封不是劉備的親子,是羅侯寇氏之子,后被劉備收為樣子,他自小在軍營中鍛煉,因性格剛烈武藝高強,建立了赫赫戰(zhàn)功,因此劉備對這位養(yǎng)子十分重視。但在關羽襄樊之困中,多次派人向劉封求救,劉封聽信讒言無動于衷,后來投降了曹魏。因遭到部下的叛變,被擒回成都,后劉備接受諸葛亮的建議賜死劉封。
次子劉禪,也是我們所熟悉的,在襁褓中時就因趙子龍搏命救他而出名,趙子龍在亂軍之中七進七出才闖出來,據(jù)說劉備因此大怒,摔了次子以籠絡手下大將。后來劉備在臨終前在白帝城托孤,要諸葛亮輔佐幼主劉禪。劉禪雖然小事糊涂,大事卻明白,他知道諸葛亮是可信賴的人物,事事聽從他,諸葛亮便成為蜀漢的權臣,發(fā)動了多次北伐。蜀漢被滅后,劉禪被轉移到曹魏,就近看管,在宴會上,劉禪說出了那句著名的“此間樂、不思蜀”的話。
三子劉永,庶子出身,在看重嫡庶的古代,劉永是不可能繼承皇位的。劉永后來被封為魯王,在劉禪即位后該封為甘陵王。劉禪身邊有一個宦官,深為劉永所厭惡,劉禪卻十分器重他,后因為此人的存在,劉禪與劉永日益疏遠。蜀漢滅亡后,劉永也被送到洛陽,被封為奉車都尉。
四子劉理,被劉備封為梁王,劉禪即位后改封為安平王,劉理較早去世,死時年僅三十歲,這在平均壽命較短的古代也屬于早亡了,因此關于劉理的相關事跡一直較少。
劉備的四子,將他們的名字聯(lián)系起來就是“封禪永理”,也有人注意到了這一點,封禪是古代大型帝王祭祀活動,永理意為永遠治理天下,反應了劉備自己稱帝的野心,從取名時間來看,劉備稱帝之心可能早早就有了。但劉備的蜀漢并沒有延續(xù)到永遠,與秦一樣,二世而亡,亡于劉禪手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