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
2、人以群分,物以類聚。
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4、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5、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6、君子以儉德避難,不可榮以祿。
7、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
8、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
9、君子藏器于身,待時(shí)而動(dòng)。
10、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11、坤至柔而動(dòng)也剛,至靜而德方。
12、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13、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14、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15、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fā)于事業(yè),美之至也。
16、知進(jìn)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17、一陰一陽之謂道,隨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18、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19、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yuǎn)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20、括囊無咎無譽(yù),蓋言慎也。
21、君子以遏揚(yáng)善,順天休命。
22、日月麗乎天,百谷草木麗乎土。
23、險(xiǎn)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24、不遠(yuǎn)復(fù),無祗悔,元吉。
25、見善則遷,見過則改。
26、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小人道長,君子道消。
27、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fā)乎邇,見乎遠(yuǎn)。言行,君子之樞機(jī)。樞機(jī)之發(fā),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dòng)天地也,可不慎乎?
28、上古結(jié)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
29、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30、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31、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
32、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33、當(dāng)位以節(jié),中正以通。天地節(jié)而四時(shí)成。節(jié)以制度,不傷財(cái),不害民。
34、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35、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3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37、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
38、君子伺機(jī)而作,不俟終日。
39、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40、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jì)。
41、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42、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43、君子學(xué)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44、君子進(jìn)德修業(yè),欲及時(shí)也。
45、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huì)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合義,貞固足以干事。
46、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47、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48、君子以慎言語,節(jié)飲食。
49、君子以遏惡揚(yáng)善,順天休命。
50、物無妄然,必有其理。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