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秀吉
1568年,于播磨國姬路城出生。1577年:成為了織田信長的人質。1578年,發(fā)生荒木村重叛亂,其親黑田官兵衛(wèi)被捕,織田信長誤以為是官兵衛(wèi)投靠荒村,本來打算處死黑田長政,后來因為竹中半兵衛(wèi)游說才解困。之后成為豐臣秀吉征伐中國地方的一員,更以信長的“長”字改名為長政。1582年6月,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中被明智光秀叛亂殺害,于是與父親黑田孝高一同仕于羽柴秀吉。跟隨秀吉進攻備中高松城,在中國地方與毛利氏戰(zhàn)斗(備中高松城之戰(zhàn))。
1583年,參加賤岳之戰(zhàn),勝后獲得了河內450石。1584年,小牧山長久手之戰(zhàn)期戰(zhàn),于大阪城擔當留守職務。其后領地增加2000石。1587年,豐臣秀吉完成九州征伐后,父子其獲豐前國中津12萬石。
繼任家督
1589年,正式繼任家督,并擔任甲斐守官職。1592年,因為秀吉向朝鮮出兵而渡海(文祿慶長之役)。長政召集5千人軍役,以主將的身份率領三番隊并與一番隊的小西行長和二番隊的加藤清正等從另一進路進攻并成為先鋒。在釜山登陸后進攻金海、昌原、靈山、昌寧、嚴風、茂溪津、星州、金山、秋風嶺、永同、文義、清州、竹山并于5月7日到達漢城。在5月初旬于漢城的會議中,決定負責黃海道的三番隊與負責平安道的一番隊一同前往攻略開城追擊朝鮮宣祖。在6月15日的大同江之戰(zhàn)中救援受到朝鮮軍夜襲而陷入苦戰(zhàn)的宗義智軍勢,長政在負傷的情況下仍然奮戰(zhàn)并擊破朝鮮軍。翌日占領敗退的朝鮮軍放棄的平壤城。在6月下旬從黃海道的制壓中撤退,在7月7日攻略海州。在8月初旬于漢城的會議后,為了警戒明朝的援軍而把戰(zhàn)線縮小并加強固守主要街道,攻擊李廷馣守備的延安城,不過失敗,以后的戰(zhàn)略就從大范圍制壓黃海道轉換成為了對應北方的攻勢而守備沿著主要街道的白川城和江陰城。同樣是三番隊的大友吉統(tǒng)以鳳山城和黃州城為據(jù)點。文祿2年(1593年)正月,李如松率領的明大軍急襲小西行長等守備的平壤城,行長在城池幾乎被攻陷的狀態(tài)下撤退,于是長政把小西軍收容在白川城。集中在漢城的日本軍在碧蹄館之戰(zhàn)中擊破南下的明軍,在失去戰(zhàn)意的明軍和因為兵糧不足而苦惱的日本軍之間的戰(zhàn)斗開始停滯,但是長政仍然在幸州山城之戰(zhàn)中出陣。
在和平交渉進行期間,日本軍在4月放棄漢城并前往朝鮮半島南部布陣。在6月攻略朝鮮南部的據(jù)點晉州城(第二次晉州城攻防戰(zhàn)),長政配下的后藤基次爭取先陣而大活躍。此后在南部布陣期間的長政則守備機張城。
1596年9月,日明和平交渉結束,由于秀吉在明使謁見時發(fā)現(xiàn)雙方的外交擔當者欺瞞自己,于是停止和議并命令諸將再次出兵。慶長2年(1597年)7月,長政被元均率領的朝鮮水軍攻擊,之后成功反擊并剿滅朝鮮水軍(漆川梁海戰(zhàn)),日本軍從8月開始主要從全羅道進攻忠清道。長政再度召集5千人軍役,屬于右軍亦攻略黃石山城(黃石山城之戰(zhàn)),在8月于全州與左軍合流,跟從在全州的會議各軍的進路安排。長政與加藤清正和毛利秀元等形成右軍并向忠清道的天安進攻。受到日本軍激烈的侵攻,在漢城的明軍決定放棄首都,但是楊鎬決意抗戰(zhàn)到底,被派出的明將解生的軍隊與長政軍在忠清道的稷山爆發(fā)遭遇戰(zhàn)(稷山之戰(zhàn)),“應炮突起,鐵鞭之下,賊不措手,合戰(zhàn)未己,賊兵敗遁”?!∽浴秮y中雜記》"“李益喬、劉遇節(jié)引兵驟至,并力協(xié)攻良久,賊始大敗退去”黑田長政 雖然親自督戰(zhàn),亦敗,無奈之下,只得隨著敗兵一道向木川、清州方向退去。之后毛利秀元率援軍來到,明軍見倭軍勢大,遂向水原撤退。長政軍重占無人防守的稷山,在漢城中恐戰(zhàn)的多數(shù)人都從首都逃亡(‘懲毖錄’)。在稷山戰(zhàn)死的日軍有六百多人。關于明軍的損失在《萬歷三大征考》中記錄的也很明確:損失二百人。此后,長政與秀元和清正在鎮(zhèn)州舉行會議,決定經(jīng)由竹山、尚州、慶山、密陽在梁山筑起倭城以作守備。
對著占領地廣闊并準備過冬而布陣的日本軍,12月末開始楊鎬和麻貴率領的明軍進攻已經(jīng)接近完成的蔚山倭城(第一次蔚山城之戰(zhàn)),在加藤清正苦戰(zhàn)的同時,在西部布陣的日本軍編成蔚山救援軍并擊破明軍。長政向這支救援軍派遣了600人,后來因為如此不積極而遭到秀吉叱責。受到明軍攻擊的諸將為了整理今后的防衛(wèi)體制而向秀吉請求放棄蔚山倭城(最東方)、順天倭城(最西方)、梁山倭城(內陸)三城以縮小戰(zhàn)線,但是提案被拒絕。結果,長政被允許放棄梁山倭城,之后到撤退命令發(fā)出為止,長政都移陣到龜浦倭城。
1598年8月,在秀吉死去后,開始接近與三成等文治派對立的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并且迎家康的養(yǎng)女(??普钡呐畠?為正室。
1599年閏3月,前田利家死去后,與福島正則和加藤清正等武斷派一同襲擊石田三成。
加封筑前
1600年,關原之戰(zhàn)期間,加入了東軍,負責對小早川秀秋的內應。對與敵方主要人物石田三成交戰(zhàn),戰(zhàn)后被加封于筑前國52萬8千石。1601年,福岡城筑城完畢。1603年,擔任從四位下筑前守。
1614年,大阪冬之陣,于江戶城擔任留守職務。1615年,大阪夏之陣出陣,徙屬于德川秀忠。
1622年8月4日,先于德川秀忠上洛而進入京都,但是在不久后發(fā)病,在京都知恩寺死去。享年56歲。家督由長男忠之繼承。
法名是興云院殿古心道卜大居士。墓所在福岡市博多區(qū)千代橫岳山崇福寺、京都市北區(qū)龍寶山大德寺搭頭寺院龍光院、東京都涉谷區(qū)廣尾瑞泉山祥云寺。
法名:興云院殿古心道卜大居士。墓所:福岡市博多區(qū)千代の橫岳山崇福寺。京都市北區(qū)龍寶山大徳寺搭頭寺院龍光院。東京都涉谷區(qū)廣尾瑞泉山祥云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