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豬八戒吃人參果的故事嗎?他一口吞掉人參果、噎得直伸脖子的樣子,不知逗笑了多少人。
可是現(xiàn)在再來看《西游記》原著,看到偷吃人參果這段,怎么也笑不起來了,相反,卻滿是心酸。
那時唐僧的取經(jīng)隊伍剛剛組建完,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都已到位,按說師徒應(yīng)該熱熱鬧鬧、說說笑笑、團結(jié)一心、打怪升級,直到取得真經(jīng)。
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的。
1
話說這一日,師徒四人來到了萬壽山,山中有一座觀(guàn),名喚五莊觀。
觀的主人鎮(zhèn)元大仙,到上清天彌羅宮聽講座去了。開講座的是元始天尊,那可是道教三大天尊之一,地位非常高。
鎮(zhèn)元大仙是元始天尊的好朋友,收到請?zhí)?,他馬上帶了四十六個徒弟去捧場。
留下來兩個,一個叫“清風”,一個叫“明月”,他倆有兩項非常重要的任務(wù)。
第一個任務(wù):看家護院。
你說這家里能有什么值錢的東西,安個攝像頭,養(yǎng)個大狼狗,再不然裝個報警器不就得了嗎,還非要留兩個人?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你把屋子里的金銀珠寶都偷光,都不及這院子里的一個果子金貴。
下面是廣告時間:
有希望長壽的朋友看過來!下面這個神奇的果子,聞一聞能活360歲,吃一個能活47000年!它外形像小娃娃,3000年一開花,3000年一結(jié)果,3000年才得熟,10000年才能吃。
哦My god!這就是傳說中的人參果哎,盤古還沒有把天地分開的時候,它就已經(jīng)存在了!絕對限量版,全世界只有30個!現(xiàn)在它熟了!熟了!熟了!某貓買不到,某東買不到,五莊觀,也不賣!
不賣吆喝啥?
為了告訴你,鎮(zhèn)元大仙不放心。
第二個任務(wù):等唐僧來,送他兩個人參果吃。
白送兩個?要知道五莊觀師徒49人,一共才吃了2個。這唐僧是鎮(zhèn)元大仙什么人,竟然能有這樣的待遇?
鎮(zhèn)元大仙說是“故人”,是東土大唐來的圣僧。
清風和明月對這個答案很不滿意,他們甚至還搬出了孔子:“道不同,不相與謀”,憑什么道士要給和尚兩個人參果,憑他是光頭?
鎮(zhèn)元大仙耐心地解釋說:
你哪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蟬子轉(zhuǎn)生,如來佛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與他在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佛子敬我,故此是為故人也。
敬個茶就送兩個人參果?那我們這些徒弟天天給你敬茶,咋才只分到人參果一個腳趾頭哩?
清風和明月在這個故事里脾氣很不好,動不動就罵人,估計和心里不平衡有關(guān)。
鎮(zhèn)元大仙專門叮囑道:千萬別讓唐僧的徒弟知道了。
誰知,怕什么來什么,這事,偏偏就讓豬八戒聽見了。
2
下面的情節(jié)大家都很熟悉:唐僧不敢吃人參果,于是清風明月趕緊一人吃了一個。
結(jié)果就那么巧,被隔壁老豬聽見了:哇太好了,猴哥,快去偷!
猴哥偷了四個,卻拿回去三個,因為這人參果“遇土而入”,第一個掉地上就“嗖”一下不見了。
清風和明月發(fā)現(xiàn)果子少了四個,好哇你個唐僧,竟然偷吃!唐僧把徒弟們找來對質(zhì),豬八戒說,好哇你個猴子,你竟然自己貪了一個!
一時間,唐僧埋怨、八戒聒噪、小童大罵,把悟空恨得“鋼牙咬響,火眼睜圓”,他使了個分身法,劈里啪啦把樹給推倒了!
小童發(fā)現(xiàn)樹倒之后,用計把他們鎖在了屋里。
此時考驗唐老師水平的時間到了。
大徒弟闖了禍,二徒弟三徒弟是同伙,你看怎么辦吧。
唐老師先是罵了悟空幾句。悟空說:沒關(guān)系,我有辦法,等到他們睡了,我們就逃。
沙僧說:幾層門都上了鎖,怎么逃?
八戒說:他變個小蟲飛走了,留下我們在這里頂缸受罪。
唐老師說:他不敢!他要是逃跑不帶我們,我就念緊箍咒!
八戒和沙僧一起問:緊箍咒是什么東東?
原來,他倆是第一次知道緊箍咒這回事。后面八戒就知道怎么整師兄了。
八戒總是和師兄作對,不是沒有原因的。他剛開始對悟空很尊重,總是“哥哥哥哥”地叫。后來對師兄心懷不滿,就是因為他們的隊伍剛成立時,菩薩來了個“四圣試凡心”,變成母女四人來誘惑他們,測試他們?nèi)〗?jīng)的意志是否堅定。
這次釣魚執(zhí)法的結(jié)果是:八戒上了當,被菩薩綁在了樹上。悟空不但不安慰,還嘲笑他:
好女婿呀!這早晚還不起來謝親,又不到師父處報喜,還在這里賣解兒耍子哩!咄!你娘呢?你老婆呢?好個繃巴吊考的女婿呀!
豬八戒的反應(yīng)是什么呢?
那吊子見他來搶白著羞,咬著牙,忍著疼,不敢叫喊。羞恥難當。
唐僧呢?自從收了悟空這個徒弟,他耳邊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師父不濟,師父忒不濟。
天天被徒弟當面說是窩囊廢,唐僧心里對悟空也有氣。
悟空后面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3
這天晚上,萬籟無聲、明月高懸,悟空找了個“上門開鎖”,阿不,使了個“解鎖法”,帶著大伙偷偷逃走了,臨走還給清風明月的臉上放了幾個瞌睡蟲。
鎮(zhèn)元大仙回來,聽說人參果樹倒了,一分鐘也沒有停留,坐著私人飛機“嗖”一下就追出去一千里多里地,結(jié)果從云端里往下看,怎么也找不到唐僧。
再回頭看,原來唐僧他們一夜不停,才趕了一百二十里地。
唉呀媽,這一激動,跑過了,只好又倒回來九百里。
唐僧此時正在馬上嘮嘮叨叨:
這個猴頭弄殺我也!你因為嘴,帶累我一夜無眠!
悟空只得安排師父靠著樹根睡覺。
鎮(zhèn)元大仙把他的大袖子張開:都到我的袖里來!
這一招“袖里乾坤”,把他們一鍋端回了五莊觀,全綁了起來。
鎮(zhèn)元大仙要用七星鞭先打唐僧,理由是徒弟闖禍,皆因師父管教不嚴。沒想到兩次悟空都搶先讓打自己:
偷果子是我,吃果子是我,推倒樹也是我,怎么不先打我,打他作甚?
鎮(zhèn)元大仙竟然沒有生氣,反而笑了:這猴子夠意思!
當然,悟空才沒有那么傻,他變身鋼鐵俠,把腿變成鐵腿,,一點都不疼。
天黑了,大仙小仙都睡覺去了。悟空表現(xiàn)這么好,唐老師是不是可以原諒徒弟了?
哪有!這次不但嘮叨埋怨,還很沒出息地哭呢。悟空說,師父你別抱怨了,打的是我又不是你。唐僧怎么說呢?他原話說的是:
雖然不曾打,卻也綁得身上疼哩。
瞧瞧,悟空說他窩囊,不是假話吧。
悟空這次又想辦法帶著他們深夜?jié)撎恿?,還讓八戒伐了四棵柳樹,用他的“瞬間克隆法”變做替身。
鎮(zhèn)元大仙又一次用大袖筒把他們捉了回來,悟空又一次要替師父受油炸的酷刑。
他把石獅子變成自己,結(jié)果鎮(zhèn)元大仙的鍋被搗了個大窟窿。
鎮(zhèn)元大仙這次不干了,拉住悟空要他陪人參果樹,不然就油炸了他師父。
悟空說這有何難,只要你放了他們,我就還你一棵活樹。
好,看到這里,唐僧豬八戒沙僧是不是應(yīng)該很感動?
No!他們接下來說的話,讓悟空的心都要涼透了,反而是鎮(zhèn)元大仙說了一句話,讓悟空心里感受到了一絲溫暖。
4
鎮(zhèn)元大仙命人放了他們。
此時,一向不怎么發(fā)言的沙僧說了一句很挑唆的話:
師父啊,不知師兄搗得是什么鬼哩。
八戒也趕緊落井下石:
甚么鬼!這叫做當面人情鬼!樹死了,又可醫(yī)得活?他弄個光皮散兒好看,者著求醫(yī)治樹,單單了脫身走路,還顧得你和我哩!
八戒對師兄不滿是有原因的,但是沙和尚為什么要這么對待大師兄?
那還不是看著領(lǐng)導的臉色行事嘛。
當唐僧聽豬八戒說悟空可能會趁機逃跑之后,他說了什么話呢?他說:
他絕不敢撒了我們!我們問他那里(哪里)求醫(yī)去。
看看,他用的是什么詞,絕不“敢”,而不是絕不“會”。
一字之差,差別可是千萬里啊?!安桓摇笔菬o奈,因為唐僧認為悟空不敢逃走,是怕他念緊箍咒;“不會”是信任,無論走到哪里,都不會撇了師父和師弟。
帶他逃跑,替他挨打,怕他綁著疼替他求情,都換不回一絲一毫的信任。
而悟空說讓放了他們,“大仙諒他走不脫”,馬上就放了三藏、八戒、沙僧。
為什么“諒他走不脫”?是孫悟空沒有這個本事逃走?非也。
這是信任,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啊!大仙看出來了,這只猴子愛惹是生非,但這只猴子有擔當。
于是,當師父和師弟都對悟空冷嘲熱諷不信任的時候,鎮(zhèn)元大仙卻說:
你若有此神通,醫(yī)得樹活,我與你八拜為交,結(jié)為兄弟。
鎮(zhèn)元大仙是什么身份?他是“地仙之祖”!
他家二門的春聯(lián)寫的是: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當時悟空看到那幅對聯(lián)還笑著說“這道士說大話唬人”。
他家拜的是“天地”兩個字,唐僧還問小童:“何不供養(yǎng)三清、四帝、羅天諸宰,只將‘天地’二字侍奉香火?”
童子回答:“三清是家?guī)煹呐笥眩牡凼羌規(guī)煹墓嗜?,九曜是家?guī)煹耐磔叄绞羌規(guī)煹南沦e?!?/p>
以他這么高的身份地位,能把金蟬子敬他一杯茶放在心上五百年,盡管唐僧并不知情,他仍要送他人參果。
可見鎮(zhèn)元大仙是一個多么有情有義的人,所以他對悟空的有情有義惺惺相惜。
唐僧給了悟空三天時間,不然就要念緊箍咒了。
悟空會怎么做呢?
5
接下來放段原文,我們來好好品味品味:
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門來對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來。你卻要好生伏侍我?guī)煾福鹑占胰枇?,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兒,老孫回來和你算賬,先搗塌你的鍋底。衣服禳了,與他漿洗漿洗。臉兒黃了些,我不要;若瘦了些兒,不出門?!蹦谴笙傻溃骸澳闳?,你去,定不教他忍餓。”
首先“急”整虎皮裙,為什么急?時間太緊,只有三天,雖然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但他要滿世界去找,不然師父就要念緊箍咒。
悟空是一個非常要面子的人,吹出去的牛做不到,太打臉。
再看他交待大仙做的事,這哪是照顧師父,這是交待照顧媳婦兒呀。臉黃了不要,瘦了就不出門,一天要吃六頓飯,這明明就是月子餐嘛,誰一天能吃六頓。
結(jié)果大仙非但沒有責怪,還滿口答應(yīng)下來。潛臺詞就是:
我理解,我知道,我懂,你放心。
果然,悟空“猴不停蹄”地先后來到蓬萊仙島、方丈仙山、瀛洲海島,都沒有找到醫(yī)樹的方子。
那壽星福星和祿星,見悟空“眉峰雙鎖,額蹙千痕”,怕超了時間師父念緊箍咒,主動提出先回去幫他求情。
終于他想起觀音說的一句話:有困難,找菩薩。于是他一個筋斗又跑到了普陀山。
菩薩用凈瓶里的甘露水,救活了那棵樹,悟空打落到土地里的那個人參果也重回枝頭。
悟空說:日久見人心,現(xiàn)在八戒知道我沒有多吃一個人參果了吧?
這句話,悟空其實是說給師父和師弟們聽的。我老孫到底是什么樣的人,你們不知道嗎?你們對我的信任,還不如一個外人!
故事的結(jié)尾,大仙命人把人參果敲下來十個,開了個人參果party,送走菩薩和三星,鎮(zhèn)元子又專門安排酒席,和悟空結(jié)為了兄弟。他和悟空情投意合,一連讓他們在這里住了五六日,才放他們離開。
然而經(jīng)過這件事,悟空對師父有了意見,和師弟有了嫌隙,所以在緊接著的“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里,悟空終于被趕回了花果山,師徒的感情第一次降到了冰點。
6
讀經(jīng)典,到底怎么讀?
《西游記》作為一部奇書,可圈可點的地方太多。
它的主題、結(jié)構(gòu)、寫作手法、語言、蘊含的哲理,當然,更有它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了太多太多的讀者為它癡迷。
有人認為《西游記》反應(yīng)了明朝時期社會的黑暗,有人認為這是在講佛道之爭,有人認為這是在講修身養(yǎng)性。
因為在明朝時寫小說是被人看不起的,所以作者千方百計地隱藏自己的名字,隱藏自己的寫作目的,小說里會有很多隱喻。
正是因為這樣,它的書里才會出現(xiàn)那么多的bug,這也為后人的解讀帶來了樂趣,出現(xiàn)了不少解密西游的著作。
比如菩提祖師為什么不讓孫悟空提他的名字?他到底是誰?孫悟空為什么能敵十萬天兵、卻打不贏取經(jīng)路上的很多妖怪?等等等等。
僅“偷吃人身果”這個故事里,就有一些好玩的梗。
先放幾枚小彩蛋挑逗一下你的好奇心:
1、如來佛為什么要開“蘭盆會”呢?在前面第八回可以找到答案,原來如來佛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回去開了個慶祝會。鎮(zhèn)元大仙去參加了,所以他會防著孫悟空,連玉皇大帝的蟠桃都偷了,見到人參果不得全偷光?
2、第一回孫悟空發(fā)現(xiàn)水簾洞的時候,石碣上有一幅對聯(lián):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不僅如此,還有全套家?h,猴子們拎包入住就可以了。
果真是天造地設(shè)嗎?再來看鎮(zhèn)元大仙門口的對聯(lián):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發(fā)現(xiàn)什么了嗎?沒錯,孫猴子住的水簾洞,以前就是鎮(zhèn)元大仙住過的,修行太苦,花果山果子再多,不如人參果一個,干脆搬家。
3、鎮(zhèn)元大仙這次去聽元始天尊的講座,彌勒佛也去聽了。結(jié)果吳承恩在這二十四回又挖了個坑。不信去翻后面,第六十六回,悟空在小雷音寺被一個黃眉怪打哭了,這個家伙就是彌勒佛身邊的黃眉童兒,趁著主人去聽講座,偷了幾件寶貝來假扮如來過癮。
很有意思吧?
7
然而一部文學作品,我認為,最大的魅力,還是對“人性”的挖掘。
文學即人學。
無論時間再怎么變化,人性是相通的,不分古代現(xiàn)代、不分中國外國,什么時候讀,什么時候都可以引起心靈的共鳴。這,就是經(jīng)典的魅力。
所以當我重讀《西游記》原著,看到這一章的時候,看的淚水漣漣、心痛無比。因為悟空無人能懂的孤獨,打動了我。
去年我從學校辭職的時候,所有的人都不理解,經(jīng)過反復解釋,終于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但支持不等于懂,所以那時我的內(nèi)心很掙扎,對未來既迷茫又向往,對家人既感激又內(nèi)疚。
但是當我來到深圳,有一次和一個讀者聊天,他說了一句話,讓我默默地坐著哭了許久,他說:“找不到可以說話的人,才是真正的孤獨。”那一刻,我知道,我所經(jīng)歷的內(nèi)心掙扎,原來有人能懂。
是的,所有人都認為,你原來的工作那么穩(wěn)定,你已經(jīng)四十多歲了,還折騰什么?
但是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我不想要這樣的穩(wěn)定。一眼望到死的生活,令我窒息。就是因為四十多歲了,我才要折騰,再不折騰沒有機會了。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遭受委屈的時候,都會有一肚子的話卻無人可訴的時候,這時候,最需要的,不是一個人對你說“我愛你”,更不是一個人指著你的鼻子指責你。
你需要的,是三個字:我懂你。
如果有這么一個人,哪怕僅僅是路人甲,你的世界,就會開出絢爛的花朵。
這世上最讓人感動的,不是愛,而是懂,“懂”比“愛”更珍貴。
當悟空給唐僧磕完四個頭,駕起云回到花果山,看到水簾洞前的那幅對聯(lián),不知道會不會想起鎮(zhèn)元大仙。那里也曾經(jīng)是他的“福地”,那里也曾經(jīng)別有一番“洞天”。
為什么你偷了我的果子推翻了我的樹,我依然選擇和你做兄弟?
因為我們是一樣的人,你所做的一切,我懂。
愿每一個人,都能遇到懂你的那個“鎮(zhèn)元大仙”。
愿每一個人,都能做懂別人的“鎮(zhèn)元大仙”。
愿我們的父母與子女、丈夫與妻子、朋友與朋友、老師與學生、上司與員工,愿我們的世界,因為“懂”而更和諧、更美好。
【作者簡介】大老振,中原女,主業(yè)教師,業(yè)余寫作。愛我所愛的人,寫我所愛的文,希望我的文字能在某一刻溫暖你的心靈, 出版《一本書讀懂經(jīng)典古詩人》。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