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于正南中央,處在全年最"中正"之位。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砦壹业亩宋绻?jié)作文范文5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家的端午節(jié)作文范文1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jié)又到了, 媽媽說今年要包豆沙粽子,我高興地在一旁拍手叫好。
媽媽先把粽葉放到鍋里煮10分鐘,做好豆沙。我負責把糯米和棗分別泡到水里。一切準備妥當,媽媽開始給我做示范。她先將粽葉卷成圓錐形,將泡好的糯米、棗和豆沙一起放進去,再把粽葉卷好,并用線繞好系緊,這樣粽子就包好了。我照貓畫虎,可總也包不好,我沒有氣餒,繼續(xù)努力,終于包好了一個像樣的粽子,心里可開心了。
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好奇地問媽媽:“為什么端午節(jié)大家都會吃粽子呢?”媽媽回答:“端午節(jié),不僅僅是粽子的聚餐,也不單單是龍舟的`賽會。傳統(tǒng)節(jié)日,剝去其物質載體后,留下的精神內核,才是一個民族最關鍵的文化基因。在屈原、伍員、曹娥之前,端午日的特定習俗早已有之,后人不斷豐富端午的文化內涵,將端午與屈原投江、伍員復仇、曹娥殉父等元素結合,并不只是為了增添節(jié)日的文化習俗,而是將這個民族特有的價值取向、精神追求通過節(jié)日的載體,用粽子、龍舟等形式印刻在群體記憶中。由此,在數(shù)千年后,人們還能通過它們追憶起祖先的精神世界,延續(xù)種族的文化命脈。本刊特組織稿件,從不同側面,為讀者解說端午文化。
文化既有物質的一面,也有非物質的一面。物質的一面是文象,非物質的一面是文脈。節(jié)日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除了物質載體外,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內涵。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結晶,是民族審美的典型。今天,我們保護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其目的是傳承我們的民族精神。
端午是中國的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與春節(jié)、清明、中秋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端午節(jié)既有一般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共同特點,比如:有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紀念對象、特定的儀式、社交、生活習俗和娛樂活動。同時,端午又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表現(xiàn)形式:念屈原、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蒿、佩香囊、飲雄黃酒等不僅有科學依據(jù),同時,又有悠久的文化淵源。因此,傳承端午特定的文化形式,弘揚其精神內涵,對于保護、傳承、開發(fā)、利用、創(chuàng)新、豐富中國節(jié)日文化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在戰(zhàn)國時期,有一位叫屈原的楚國詩人。他們國家的君王不聽他的勸告,與秦國結成盟友,最終被秦國人所殺害。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要滅亡,就跳入汨羅江以死明志。人們?yōu)榱瞬蛔屗械聂~吃掉屈原的尸體,就將粽子投入江中。從此,這一天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我聽著媽媽講述歷史故事,不知不覺中已“消滅”了三個粽子……
我家的端午節(jié)作文范文2
端午節(jié)的早上,細雨蒙蒙,給空氣增添了幾絲涼氣。我和爸爸、媽媽,早早起床,我們象往年一樣,帶著臉盆、毛巾、牙刷去我們家附近的河邊去洗漱。
傳說,端午節(jié)這天,河水非常清澈,毒無污染。人們在這一天用河水洗頭,可使頭腦聰明;用河水洗臉,可使人變的年青;用河水刷牙,也使牙齒潔白;用河水洗澡,可洗去一年的晦氣。所以一大早,我們就來了河邊。
河邊的人很多,大人、小孩、個個臉上洋溢著節(jié)日的氣息。你一盆,我一盆的洗漱著自己。有的老人不能來,他們的家人就用盆子或水壺把河水帶回家,讓老人用。我和爸爸、媽媽洗漱后,也用水壺給奶奶帶了回去。
我們一進家,奶奶已經把包好的粽子,煮好的茶葉蛋,還有沿制的大蒜擺放在桌子上。奶奶說,端午節(jié)吃粽子可使生活過的甜蜜,吃大蒜可使人的頭腦聰明,吃雞蛋可使人做事圓滿。和往年一樣,吃過早飯后去河堤邊拔幾顆艾葉,端午節(jié)這天插在門口,一可以熏蚊子,二可以避邪。
到了黃昏的時候,家里的人會聚在一起,也算吃團圓飯吧。到那時,我爸和大伯都會現(xiàn)示一下自己的廚藝,我爸是個典型的酒鬼,原本就好酒這又加上親人相聚的歡樂,難免不會喝醉。但每一次團圓飯上總是十二道菜,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概是家鄉(xiāng)的風俗吧。
愿來端午節(jié)有這么多的說法,我非常喜歡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我家的端午節(jié)作文范文3
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爺爺買來了艾草。只見艾草比水芹菜長出一大截,上邊還有一些艾葉。第二天中午,我就看見爺爺把艾草插在窗戶上和門上。這種艾草可以防止蚊蟲侵入,和蚊香片的用處一樣,不過還比蚊香片更美觀,更環(huán)保。這時我家真是香滿堂。有艾草的'香味,丁老師發(fā)的香荷包的香味,我爺爺煮的粽子的香味,還有一種別人家沒有的香味,就是我家梔子花的香。這種花雪白雪白的,向四處展開,有的還沒有完全展開,就連花骨朵都有一股清香。
吃中午飯了,“哇!”我開心地大叫。只見桌上有牛肉、雞翅、肉圓……我一口氣也不喘地吃呀吃。粽子終于登場了,這粽子是我小姑包的。粽葉是綠色的,還有一點被煮黃的樣子。我家的粽子很與眾不同,是粽葉包的,但是沒有用線捆,直接弄一個孔,再用第二片葉子的尖尾插好,就是用粽葉打了一個結。我母親說:“明年端午我一定要學會這個本事?!濒兆永锕疵?、紅豆、花生、蜜棗,又香又粘又甜,吃上去別有一番風味。
端午節(jié)在我的家鄉(xiāng)又稱娃娃節(jié)。中午吃完飯,我泡了一個艾水澡。我覺得非常舒服,渾身上下都顯得雪白雪白的。洗完澡,母親給我穿上了她買的新衣服,別提我有多開心了。母親又給我戴上了一個老虎形狀的香囊,這是母親親手做的,上面有好幾朵開放的小花,還有幾只小鳥在枝頭歌唱。老虎胡子和尾巴五顏六色的,非常好看。母親還給我的手腕和腳腕上扣上了五彩的絨線,它們像五條蛟龍保護著我。
端午節(jié)我真開心。
我家的端午節(jié)作文范文4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我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我們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我們有獨特的風俗習慣,端午節(jié)賽龍舟,元宵節(jié)鬧花燈等等。今天,就讓我給你介紹一下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端午節(jié)吧!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又稱重五、端陽、端午節(jié)。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這天,家家戶戶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人們在這天還要懸菖蒲、灑雄黃水、掛艾枝、喝雄黃酒,殺菌防病。傳說端午節(jié)源于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導富國強兵,聯(lián)齊抗秦,遭到反對,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屈原悲憤,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后,投汨羅江身亡。他死后,有人打撈他的身體,有人投飯團,后來怕飯團被蛟龍吞食,就用欄葉抱起飯團,投下汨羅江,這就成為今天的粽子。
我家也有過端午節(jié)的習俗呢!因為要吃粽子,所以母親要包粽子。首先把糯米用硪棟成一個三角形,角要尖,然后放入3-4顆大紅棗,用硪豆緊,系上五彩繩,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母親一個個地做著,汗水無聲的落著,終于,把粽子都做好了。接著就開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兩個小時才會又香又糯。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蓋,陣陣粽香向我襲來,我嘗了一口,啊多么美味的粽子啊!這是母親用辛勞的汗水為我制作的美食,我永遠都不能忘懷。這就是我家的端午節(jié)!
我家的端午節(jié)作文范文5
“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币荒暌欢鹊亩宋绻?jié)又快到了。每家每戶都在忙著打掃院子,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聞到粽子的香味。每到這個時候初中作文 ,媽媽就會把做粽子的材料拿出來,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開始包粽子。
我不會包粽子,媽就手把手地教給我。她先拿兩片粽葉,弄成像漏斗的樣子,再用勺子把糯米放進去,肉、豆沙放在糯米中,然后把糯米包起來,再用繩子系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蒸。我按照奶奶說的方法做了起來。第一次我做得不好,第二次也不太好,到了第三次我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粽子。把粽子放到鍋里一蒸,熟了之后,濃濃的粽子香味就會飄出來,讓人垂涎欲滴。我們一家人邊看電視邊吃粽子,可開心啦!
爸爸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我問爸爸:“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呢?”爸爸笑著說:“是為了不要讓魚吃屈原的尸體,人們就把粽子拋入江中給魚吃。”“哦,那為什么要賽龍舟呢?”我的問題仿佛總也問不完似的。“因為人們要去尋找屈原的尸體?!?/p>
這就是我家的端午節(jié)!
我家的端午節(jié)作文范文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