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3年高考倒計時還有247天,全國各地高考生都進入了復習的第二階段。高中語文文化常識是必考題型,本期小編整理了高考語文易混且??嫉奈幕WR匯總,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社稷
社:土地神。稷:谷神。后用社稷代指國家。
2.校、庠
序:屬于鄉(xiāng)學,地方學校。校:夏代學校名。序:商代學校名。庠:周代學校名。
3.犧牲
犧牲:供祭祀用的純色全體牲畜。犧:色純牲口。牲:體全牲口。
4.太牢、少牢
太牢:用牛、豬、羊各一祭祀。少牢:用豬、羊各一祭祀。
5.倉廩
倉:貯存谷的糧倉。廩:貯存米的糧倉。
6.府庫
府:貯存文書檔案。庫:貯存金帛財貨和武器。
7.封禪
封:天子登泰山筑圓壇祭天。禪:天子登泰山腳下梁父山筑方壇祭地。封禪儀式在中岳嵩山和東岳泰山中都曾舉行過,自秦皇開始,至宋真宗止,共有六帝十次封禪泰山,其中漢武帝五次封禪。
8.朝覲、朝聘、奉朝請
朝:諸侯春天拜見天子。覲:諸侯秋天拜見天子。朝聘:古代諸侯親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見天子。比年(每年)一小聘,使大夫;三年一大聘,使卿;五年一朝,則君自行。奉朝請:東漢設置,給予閑散大官的優(yōu)惠待遇。古稱春季的朝見為"朝",秋季的朝見為"請"。奉朝請者,即有以加朝會的資格。隋罷奉朝請,另設朝散大夫、朝散郎,作為文散官的官號。
9.踐阼(祚、極、統(tǒng)、位、國、帝)、踐政(蒞)、踐襲、踐事
踐阼(祚、極、統(tǒng)、位、國、帝):國君即位,登基。踐政(蒞):當權。踐襲:沿襲。踐事:供職。
10.道、路
道:①漢代少數民族聚居區(qū),相當于縣。②唐代原來是監(jiān)察區(qū),后成為行政區(qū)域(道-州、府-縣)。路:①宋代時期行政區(qū)域,相當于明清的省。(路-府、州、軍、監(jiān)-縣、軍、監(jiān))②元代的路相當于明清的府。元代實行行省制度。(行省—路—府、州—縣,形成了四級地方行政制度)
11.鄰(比)、里(閭)、族、黨、州、鄉(xiāng)
五家為鄰;五鄰為里,25家;四里為族,100家;五族為黨,500家;五黨為州,2500家;五州為鄉(xiāng),12500家。
12.姓、氏
姓:以女子為傳承中心,別婚姻,秦漢時期姓氏合而為一。氏,以男子為傳承中心,明貴賤。
13.名、字、號
名:出生三個月后父親命名。名供長輩稱呼,自稱時表謙卑,直呼時表輕蔑。字:男子20行冠禮尊長。取字;女子15行笄禮取字,詞義相近或相反。稱字是對平輩或尊輩的禮貌或尊敬。號:自稱。
14.伯、孟、仲、叔、季
伯:嫡長子。孟,庶長子。仲,老二。叔,老三。季,最小。
15.孟、仲、季
孟,每季的第一個月。仲,每季的第二個月。季,每季的第三個月。如孟春是1月,仲夏是5月,季秋是9月。
16.孝悌、孝廉
孝:孝敬父母。悌:敬愛兄長。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