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的夢想已經(jīng)實現(xiàn),但我們不能忘記那些為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們,我們要從《地火》汲取信仰的力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電影《地火》觀后感1000字范文最新,供大家參考。
6月30日,在羅世文的家鄉(xiāng)——內(nèi)江威遠,我參加了以《紅巖》中的許云峰為重要原型、革命烈士羅世文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電影《地火》首映式。首映式上,徐耿導演,主演趙波、岳紅發(fā)表情真意切的感言,他們通過深度閱讀,走進羅世文的精神世界,把自己的情感全部融入到《地火》的創(chuàng)作中,用匠心詮釋初心。
什么是地火?就是暗暗燃燒的火,是摧毀腐朽勢力的革命之火,這讓我想起毛澤東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片首語“獻給所有為信仰而獻身的人”,一語道破《地火》的主題——謳歌信仰的力量,這是一部在視覺的刺激和內(nèi)心的感動中讓信仰走進內(nèi)心的電影。
劇本打破常規(guī),以監(jiān)獄生活為主線,以多時空穿插的敘事手法,選取了羅世文生命中最重要、最閃亮的片段,客觀真實描寫了羅世文跌宕起伏、可歌可泣的一生。人可以失去自由,思想?yún)s可以無拘無束。在監(jiān)獄里,過去的一幕一幕在羅世文腦??M回,那是信仰不斷凝聚的過程,那是信仰偉力噴薄而出的過程。
羅世文從莫斯科東方大學學成歸國,國民黨警察例行檢查,打開皮箱一看,除了換洗衣服,全是外文書籍。警察懷疑這是反動書籍,羅世文巧妙應答,這是西餐書籍,自己要開西餐館,歡迎到時來照顧生意。那警察一臉迷茫,當廚子還要看書?并表示自己不愛吃西餐,就這樣涉險過關(guān)。其實,箱子里全是有關(guān)共產(chǎn)主義的俄文書籍。這場戲,表現(xiàn)了羅世文的理想追求和睿智幽默。
隨后,通過蓬溪起義、成都“搶米事件”等重要歷史事件,一塊一塊拼接出羅世文短暫、出彩的人生。整部電影節(jié)奏明快,構(gòu)思巧妙,連接自然,張弛有度,引人入勝,符合現(xiàn)代人的欣賞需求和審美情趣。
道不遠人,信仰總是在言談舉止中自然流露?!八妶髞砝?水電報來啦!”在四川保路運動中,革命者為發(fā)動人民武裝起義,將成都血案的消息寫于木板之上,涂以桐油,投入江中,傳遍各地,謂之“水電報”?!兜鼗稹芬赃@個故事引入,隱喻著羅世文從小受到革命文化的熏陶。
1915年,羅世文就讀于威遠縣花萼小學,聽了“援川反袁”的故事,如乳虎嘯谷,賦詩《詠梅》:北國銀川冽,南疆庾嶺春。浮香羞解語,寄意隴頭人。影片中專門呈現(xiàn)了老師對這首詩的首肯、同學們對這首詩的喜愛。當老師詢問“隴頭人是誰?”羅世文大聲回答:“革命黨人。”可見,羅世文的心靈深處已經(jīng)播下革命的種子。
羅世文畫梅,那是以梅喻志,做臨寒綻放、永不凋謝的臘梅;母親種梅,見梅如見兒,是母子連心的切切思念。面對蓬溪起義的失敗,羅世文沒有半點兒灰心,而是堅信革命一定會成功。在監(jiān)獄里,羅世文、車耀先、肖子東組建臨時黨支部,團結(jié)帶領(lǐng)獄友相互鼓勵,開展對敵斗爭。羅世文鼓勵大家:“我們的事業(yè)并不顯赫一時,甚至會被后世的人們遺忘,但大家精神永存?!薄熬裼来妗?,永存的是矢志不渝堅守信仰的精神。
親情、愛情、友情,情情難卻,唯有信仰難以超越。羅世文幼年喪父,母親受盡屈辱,歷盡艱辛,將他撫養(yǎng)成人,那是不同尋常的母子情。從母親不停地回憶兒時的羅世文,到母親守望在河邊,等著羅世文歸來,岳紅的鏡頭不多、臺詞不多,卻把一個偉大母親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在監(jiān)獄里,羅世文經(jīng)常給母親寫信,他有些憤慨:“他們不準寄,還不準寫嗎?”母親靜靜聆聽羅世文的來信,掩飾著牽掛和擔憂,那是為了不給兒子增添壓力,那是母親對兒子最大的精神支持。相濡以沫的妻子王一葦,全身心支持羅世文的革命事業(yè),同時也擔心羅世文的安全,當看到羅世文被敵人逮捕,她只能悄悄流淚,這淚水足以讓人淚目。她知道,羅世文是他的丈夫,更是為了勞苦大眾的共產(chǎn)黨人。他們之間,有深厚的愛情,更有超越愛情的信仰。
成都“搶米事件”后,羅世文本有機會撤離,但他把撤離的機會留給了同志,這樣的同志之情超越了生死。
《地火》沒有宏大的敘事場面,但創(chuàng)設了許多感人的細節(jié)。羅世文酷愛書籍,每每拿著書深深呼吸,感受書香,發(fā)自內(nèi)心感慨:“真的,好書的味道真是香的!”書是真理的載體,愛書象征著羅世文對真理的不懈追求。
當戴笠假情假意去看望被捕的羅世文時,羅世文揭穿了成都“搶米事件”的實質(zhì),并慷慨陳詞:“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當躊躇滿志的留蘇同學、特務鄧文儀奉勸身陷囹圄的羅世文“棄暗投明”時,羅世文給予譏諷怒斥,那是對意志薄弱者的鞭笞。當看守所所長精心安排宴會,試圖感化羅世文、車耀先,他們嚴詞拒絕,一口沒吃,繼續(xù)絕食,氣得看守所所長暴跳如雷,掀翻了桌子。肖子東不停地瘋跑,在羅世文認可他的同志關(guān)系時,他控制住哭聲,卻抑制不住淚水流淌。這樣的細節(jié),讓整部電影更加豐滿、更有張力、更具感染力。
受過國學浸潤的羅世文是一個優(yōu)秀詩人,他的詩文充滿家國情懷和對黨的無比忠誠?!皬膩韷蚜也煌瞪S黨為國萬事輕”,那是羅世文忠貞不渝的初心使命、不怕犧牲的責任擔當?shù)脑娨獗磉_。當知道即將犧牲,他在一本俄文書籍的扉頁上寫下給黨組織的最后一封信:“據(jù)說將押往南京,也許兇多吉少!決面對一切困難,高揚我們的旗幟!老宋處尚留有一萬元,望兄等分用。心緒尚寧,望你們保重,奮斗!”明知死期將至,沒有畏懼,有對工作的安排,有對信仰的堅守,有對同志的囑托,有自己心情的描述,這封信飽含視死如歸的詩意美。當吟誦著“故國山河壯,群情盡望春?!⑿邸浣y(tǒng)一,后笑是何人?”面不改色地走向刑場時,在羅世文心中,信仰的力量是無敵的、正義的事業(yè)是無敵的,最終,人民將成為勝利的歡笑者。
革命先烈的夢想已經(jīng)實現(xiàn),但我們不能忘記那些為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們,我們要從《地火》汲取信仰的力量,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電影《地火》觀后感1000字范文最新】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