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位于陜西西安,隸屬于陜西省,是一所公立性質(zhì)的綜合類大學。目前,學校已經(jīng)成功進入211、雙一流大學行列,入選雙萬計劃,是擁有保研資格的大學之一。
據(jù)悉,西北大學一共擁有36個碩士點、24個博士點、30個特色專業(yè)、1個一級學科、1個一流學科、2個重點實驗室。在2022年中國高校ESI國際排名中位列第83名、2022年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中位列第43名,學校的考古學被教育部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評為A+,是整個西北大學最好的學科。
根據(jù)考試院公布的2021年招錄數(shù)據(jù),高考頻道為大家整理了西北大學在全國各省市文科及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及位次排名,供2022年即將高考的同學們在報考前查閱。
一、西北大學2021年在 普通省份 的錄取位次范圍:
理科 | 文科 | ||||||||
---|---|---|---|---|---|---|---|---|---|
省份 | 批次 | 2021年最低分 | 2020年最低分 | 2021年位次 | 2020年位次 | 2021年最低分 | 2020年最低分 | 2021年位次 | 2020年位次 |
山西 | 本科一批A類 | 570 | 596 | 10345 | 9664 | 589 | 580 | 1510 | 1469 |
內(nèi)蒙古 | 本科一批 | 461 | 552 | 20810 | 8004 | 523 | 579 | 4242 | 1964 |
吉林 | 本科一批A類 | 490 | 566 | 16641 | 9026 | 556 | 569 | 1574 | 1784 |
黑龍江 | 本科一批A類 | 531 | 567 | 10716 | 11076 | 560 | 567 | 1613 | 1624 |
安徽 | 本科一批 | 595 | 615 | 16042 | 15089 | 620 | 596 | 2472 | 2414 |
江西 | 本科一批 | 591 | 602 | 11205 | 11013 | 612 | 590 | 1937 | 1923 |
河南 | 本科一批 | 615 | 636 | 16706 | 16698 | 620 | 611 | 2955 | 3072 |
廣西 | 本科一批 | 563 | 582 | 11855 | 10569 | 590 | 564 | 1953 | 1938 |
四川 | 本科一批 | 601 | 615 | 20111 | 18037 | 591 | 583 | 3156 | 2889 |
貴州 | 本科一批 | 522 | 574 | 17996 | 10231 | 619 | 607 | 1685 | 1733 |
云南 | 本科一批 | 581 | 606 | 12365 | 10187 | 624 | 616 | 1577 | 1667 |
陜西 | 本科一批 | 551 | 561 | 13650 | 13714 | 575 | 594 | 2397 | 2357 |
甘肅 | 本科一批 | 533 | 548 | 7936 | 7785 | 558 | 588 | 1728 | 1122 |
青海 | 本科一段 | 463 | 460 | 3467 | 3879 | 405 | 533 | 4626 | 580 |
寧夏 | 本科一批 | 497 | 527 | 3429 | 3088 | 574 | 581 | 603 | 777 |
二、西北大學2021年在 新高考省份 的錄取位次范圍:
省市 | 批次 | 專業(yè)組 | 2021年最低分 | 2021年最低位次 |
---|---|---|---|---|
北京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2) | 629 | 4310 |
北京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1) | 603 | 7612 |
天津 | 本科A批 | 西北大學6組 | 637 | 6106 |
天津 | 本科A批 | 西北大學1組 | 630 | 7167 |
天津 | 本科A批 | 西北大學8組 | 644 | 5071 |
天津 | 本科A批 | 西北大學2組 | 634 | 6551 |
天津 | 本科A批 | 西北大學9組 | 613 | 10146 |
天津 | 本科A批 | 西北大學5組 | 619 | 9055 |
天津 | 本科A批 | 西北大學7組 | 633 | 6698 |
天津 | 本科A批 | 西北大學4組 | 645 | 4915 |
天津 | 本科A批 | 西北大學3組 | 620 | 8866 |
河北 | 本科批 | - | 569 | 30021 |
遼寧 | 本科批 | - | 587 | 13818 |
上海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2) | 551 | 5356 |
上海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1) | 523 | 10776 |
上海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3) | 519 | 11614 |
江蘇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7組 | 569 | 23578 |
江蘇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5組 | 568 | 24250 |
江蘇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1組 | 580 | 4998 |
江蘇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8組 | 567 | 24956 |
江蘇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2組 | 589 | 3243 |
江蘇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3組 | 579 | 5234 |
江蘇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9組 | 569 | 23578 |
江蘇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6組 | 547 | 40477 |
江蘇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4組 | 584 | 4157 |
浙江 | 一段 | - | 608 | 34272 |
福建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509組 | 594 | 11515 |
福建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500組 | 592 | 12178 |
福建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700組 | 588 | 2122 |
福建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709組 | 593 | 1697 |
福建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999組 | 593 | 11838 |
山東 | 一段 | - | 573 | 36292 |
湖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第08組 | 602 | 15582 |
湖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第03組 | 610 | 2565 |
湖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第02組 | 606 | 3039 |
湖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第07組 | 597 | 17580 |
湖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第10組 | 599 | 16774 |
湖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第09組 | 613 | 11541 |
湖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第05組 | 608 | 2776 |
湖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第13組 | 605 | 14434 |
湖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第04組 | 605 | 3175 |
湖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第11組 | 606 | 14036 |
湖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第12組 | 603 | 15168 |
湖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第06組 | 605 | 14434 |
湖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第14組 | 599 | 16774 |
湖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第01組 | 603 | 3454 |
湖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2組 | 588 | 2852 |
湖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7組 | 592 | 15150 |
湖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6組 | 592 | 15150 |
湖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4組 | 561 | 31801 |
湖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5組 | 592 | 15150 |
湖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3組 | 592 | 15150 |
湖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1組 | 588 | 2852 |
湖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8組 | 603 | 10957 |
廣東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202組 | 609 | 1964 |
廣東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201組 | 591 | 4705 |
廣東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203組 | 603 | 21355 |
廣東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204組 | 608 | 18629 |
廣東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205組 | 576 | 42168 |
海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2) | 657 | 3623 |
海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8) | 763 | 268 |
海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7) | 665 | 3069 |
海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5) | 670 | 2772 |
海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3) | 644 | 4644 |
海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4) | 655 | 3766 |
海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1) | 664 | 3127 |
海南 | 本科批 | 西北大學(06) | 660 | 3405 |
重慶 | 本科批 | - | 600 | 14845 |
三、西北大學師資力量介紹
截止2018年6月,學校在冊教職工2753人,其中專任教師1721人。專任教師中正高職稱453人,副高職稱594人,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shù)的61%;具有博士學位的1214人,占教師總數(shù)的71%,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1609人,占教師總數(shù)的93%。
現(xiàn)有中科院院士3人,雙聘院士(教授)10人,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院士1人;院士工作室13個;考古學家工作室1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0人、講座教授4人、青年長江學者6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2人、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3人、科技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1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3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項目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人、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21人;國家級、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2人;教育部霍英東獎勵基金16人;教育部創(chuàng)新團隊7個;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省級教學名師29人;陜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選20人;省級教學團隊37個;陜西省宣傳文化系統(tǒng)“四個一批”人才3人;陜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14人;陜西省“特支計劃”人選13人;陜西省“三秦學者創(chuàng)新團隊”(原“三秦學者”)9個。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