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學位于四川成都,隸屬于四川省,是一所公立性質的理工類大學。目前,學校已經(jīng)成功進入雙一流大學行列,入選卓越工程師、雙萬計劃,是擁有保研資格的大學之一。
據(jù)悉,成都理工大學一共擁有22個碩士點、7個博士點、20個特色專業(yè)、1個一級學科、1個一流學科、1個重點實驗室。在2022年中國高校ESI國際排名中位列第195名、2022年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189名,學校的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被教育部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評為B+,是整個成都理工大學最好的學科。
根據(jù)考試院公布的2021年招錄數(shù)據(jù),高考頻道為大家整理了成都理工大學在全國各省市文科及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及位次排名,供2022年即將高考的同學們在報考前查閱。
一、成都理工大學2021年在 普通省份 的錄取位次范圍:
理科 | 文科 | ||||||||
---|---|---|---|---|---|---|---|---|---|
省份 | 批次 | 2021年最低分 | 2020年最低分 | 2021年位次 | 2020年位次 | 2021年最低分 | 2020年最低分 | 2021年位次 | 2020年位次 |
山西 | 本科一批A類 | 555 | 581 | 14561 | 14021 | - | - | - | - |
山西 | 本科一批B類 | 533 | 543 | 22331 | 29774 | 556 | 550 | 4581 | 4656 |
山西 | 本科二批A類 | 498 | 527 | 38389 | 38294 | 542 | 537 | 6472 | 6787 |
內蒙古 | 本科二批 | 452 | 473 | 22730 | 22631 | 506 | 537 | 5711 | 5166 |
吉林 | 本科一批A類 | 494 | 520 | 15854 | 17157 | 533 | 548 | 2691 | 3013 |
黑龍江 | 本科一批A類 | 510 | 554 | 14477 | 13509 | 528 | 541 | 3192 | 3085 |
安徽 | 本科一批 | 563 | 597 | 31805 | 23641 | 598 | 576 | 6669 | 6211 |
江西 | 本科一批 | 568 | 579 | 19985 | 19483 | 591 | 568 | 4846 | 5262 |
河南 | 本科一批 | 596 | 617 | 28854 | 29485 | 598 | 590 | 7239 | 7699 |
廣西 | 本科一批 | 551 | 564 | 15490 | 15301 | - | - | - | - |
四川 | 本科一批 | 578 | 588 | 33876 | 33587 | 563 | 550 | 9331 | 9370 |
貴州 | 本科一批 | 529 | 553 | 15772 | 15299 | 585 | 574 | 4920 | 4948 |
云南 | 本科一批 | 556 | 590 | 21259 | 14342 | 586 | 591 | 6648 | 4007 |
陜西 | 本科二批 | 439 | 449 | 62159 | 64222 | 498 | 512 | 14327 | 14917 |
甘肅 | 本科一批 | 518 | 531 | 10604 | 10945 | 540 | 558 | 2947 | 2872 |
青海 | 本科一段 | 425 | 429 | 6073 | 6111 | - | - | - | - |
寧夏 | 本科一批 | 412 | 493 | 13220 | 5475 | 541 | 529 | 1517 | 2874 |
二、成都理工大學2021年在 新高考省份 的錄取位次范圍:
省市 | 批次 | 專業(yè)組 | 2021年最低分 | 2021年最低位次 |
---|---|---|---|---|
北京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01) | 539 | 17770 |
北京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02) | 559 | 14389 |
天津 | 本科A批 | 成都理工大學3組 | 580 | 16353 |
天津 | 本科A批 | 成都理工大學2組 | 596 | 13241 |
天津 | 本科A批 | 成都理工大學1組 | 581 | 16146 |
河北 | 本科批 | - | 549 | 44261 |
遼寧 | 本科批 | - | 558 | 22448 |
上海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02) | 470 | 22407 |
上海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01) | 465 | 23501 |
江蘇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03組 | 550 | 37809 |
江蘇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01組 | 556 | 12436 |
江蘇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04組 | 546 | 41356 |
江蘇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05組 | 545 | 42191 |
江蘇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02組 | 555 | 33778 |
浙江 | 一段 | - | 590 | 52908 |
福建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999組 | 570 | 20223 |
山東 | 一段 | - | 563 | 46988 |
湖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第07組 | 586 | 22452 |
湖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第09組 | 584 | 23391 |
湖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第10組 | 582 | 24358 |
湖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第06組 | 586 | 22452 |
湖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第01組 | 588 | 5931 |
湖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第11組 | 589 | 21037 |
湖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第02組 | 586 | 6342 |
湖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第05組 | 588 | 21487 |
湖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第08組 | 586 | 22452 |
湖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第03組 | 591 | 5381 |
湖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第04組 | 590 | 20575 |
湖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16組 | 585 | 18333 |
湖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18組 | 583 | 19305 |
湖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10組 | 558 | 8470 |
湖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11組 | 573 | 5100 |
湖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14組 | 557 | 34377 |
湖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15組 | 550 | 39282 |
湖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19組 | 579 | 21326 |
湖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9組 | 574 | 4934 |
湖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13組 | 584 | 18807 |
湖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17組 | 584 | 18807 |
廣東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204組 | 578 | 40248 |
廣東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203組 | 552 | 17568 |
廣東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207組 | 566 | 52268 |
廣東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206組 | 566 | 52568 |
廣東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208組 | 572 | 46747 |
廣東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205組 | 571 | 47511 |
廣東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209組 | 566 | 52059 |
廣東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201組 | 556 | 16000 |
廣東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202組 | 559 | 14353 |
海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04) | 618 | 7387 |
海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05) | 635 | 5502 |
海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03) | 620 | 7145 |
海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01) | 622 | 6902 |
海南 | 本科批 | 成都理工大學(02) | 614 | 7904 |
重慶 | 本科批 | - | 536 | 42772 |
三、成都理工大學師資力量介紹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成都理工大學始終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強校之本,堅持把一流師資隊伍建設作為興校之基,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把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作為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根本保證,對標“四有”好教師標準,以“立師德、提總量、調結構、重培養(yǎng)、轉機制、強服務”為工作思路,通過深化人才引培制度改革、創(chuàng)新內部管理機制,激勵教師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師迅速成長為有影響的學術帶頭人,一批學科隊伍成長為優(yōu)秀創(chuàng)新團隊,一批綜合素質優(yōu)良的青年人才補充到教師隊伍,教師隊伍發(fā)展呈現(xiàn)量質齊增的良好局面。
學?,F(xiàn)有教職員工3396人,其中,有教授(級)271人,副教授(級)584人。柔性引智高端專家(院士)34人。截至2019年3月,獲得“全國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稱號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4人,“中國青年科技獎”5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萬人計劃”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次,四川省塔尖人才培養(yǎng)工程培養(yǎng)對象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9人,獲得“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專家”35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73人次,“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134人,“全國優(yōu)秀教師”2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四川省教學名師”7人,“四川省優(yōu)秀教師”3人,“四川省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1人,“四川省師德標兵”1人。
學校將持續(xù)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zhàn)略,堅持以人為本、高端引領、協(xié)調發(fā)展、人盡其才的工作原則,繼續(xù)推進人才引育、人才評價、績效分配制度等各項改革進程,積極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優(yōu)良、結構優(yōu)化、相對穩(wěn)定、富有活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高水平教師隊伍,為提升學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建設優(yōu)勢特色顯著的高水平大學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