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華南理工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7月,華南理工大學有教職工4503人,其中專任教師2421人,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雙聘院士28人,國家教學名師4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2人。研究生導師193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80人)。
所在學院 | 中國科學院士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外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 |||
姓名 | 專業(yè) | 姓名 | 專業(yè) | 姓名 | 專業(yè) | |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 瞿金平 | 輕工裝備與控制 | ||||
*邱定蕃 | 有色冶金、化工冶金 | |||||
建筑學院 | 吳碩賢 | 建筑技術科學 | 何鏡堂 |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曹鏞 | 化學 | 王迎軍 | 無機非金屬材料 | ||
程镕時 | 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學 | *周克崧 | 冶金 | |||
*姜中宏 | 無機非金屬材料 | *盧秉恒 |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 |||
唐本忠 | 高分子化學 | *張興棟 | 生物化工 | |||
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 | 陳克復 | 制漿造紙工程 | 劉煥彬 | 制漿造紙工程 | ||
電力學院 | 李立浧 | 電網(wǎng)工程建設技術 | ||||
*岑可法 | 工程熱物理 | |||||
*李冠興 | 核材料與工藝技術 | |||||
土木與交通學院 | *白以龍 | 力學 | *謝禮立 | 地震工程與城市防災 | ||
*伍小平 | 實驗力學 |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高松 | 化學 | *歐陽平凱 | 生物化工 | ||
*李燦 | 物理化學 | |||||
數(shù)學學院 | *郭柏靈 | 計算數(shù)學 | ||||
物理與光電學院 | *王鼎盛 | 物理學 | ||||
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 | *陳翰馥 | 系統(tǒng)科學 | *柴天佑 *孫優(yōu)賢 | 控制科學與工程 現(xiàn)代控制工程技術 | ||
微電子學院 | *鄭耀宗 | 微電子學 | ||||
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 | 杜如虛 | 智能工程 |
二、華南理工大學獲得榮譽
2018年11月,被教育部公示為第一批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基地。
2020年3月25日,廣東省科技創(chuàng)新大會在廣州召開,會上頒發(fā)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華南理工大學27個項目(個人)榮獲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共有突出貢獻獎1人、一等獎8項、二等獎18項,獲獎數(shù)量居廣東省首位。[3]
2020年05月,2020年中國大學排行榜發(fā)布,遴選出38所研究型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以科研得分46.16排名24。
2020年9月15日,華南理工大學、廣東星聯(lián)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品短流程高效制造技術獲得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yè)博覽會的工博會大獎(CIIF)。
2020年11月,2021QS亞洲大學排名發(fā)布,華南理工大學排名第119位。
2020年11月,入選“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名單。
2020年12月,2021年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發(fā)布,華南理工大學排名第290位。
2020年12月,2020軟科中國大學文科實力排名發(fā)布,華南理工大學排名第44位。
2020年12月29日,論文《A generic green solvent concept boosting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all-polymer solar cells to 11%》入選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2021年1月3日,中國內(nèi)地大學海外傳播力綜合指數(shù)第54位。
2021年1月21日,位居2021年1月全國高校ESI排名第18位。
2021年4月,位列2021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第27位。
2021年6月,發(fā)布的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排第50位。
2021年,位列2022QS世界大學排名第407位。
2021年,在2021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位列第151-200位。
2021年10月26日,US News發(fā)布了2022世界大學排行榜,華南理工大學位列250名。
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新興經(jīng)濟體大學排名中,華南理工大學排在第45位。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