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州大學的校史
常州大學始建于1978年,原名為南京化工學院常州分院、無錫分院。
1978年3月19日,江蘇省委決定成立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要求先依托無錫市化工局負責組建和籌辦。4月17日,江蘇省革命委員會批準成立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正式啟用印章。4月28日,江蘇省革命委員會批準成立南京化工學院常州分院,正式啟用印章。常州市責成化工局和人事局具體承辦建立分院事宜,選派原化工學校教務主任潘祖麟負責分院的籌備工作,到南京化工學院接收93名擴招新生名單,由常州化工廠捐獻一批桌椅,騰出原托兒所和一幢職工宿舍作為暫時校舍;人事局則從化工、紡工、交通、教育幾個系統(tǒng)緊急選調了37名教職工。5月2日,由無錫市書法家、革命老干部徐靜漁用繁體字書寫的“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的校牌掛出。5月10日,“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成立暨開學典禮大會”在忍草庵小院舉行,會標就拉在兩棵銀杏樹之間。同月,中共無錫市委決定,成立中共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支部委員會和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領導小組,施樂堯兼任黨支部書記,常煥文任副書記,洪奇、金延、鄭振友為支部委員。領導小組組長為常煥文,成員有洪奇、金延、袁本儉,10月又增補徐野、李惠進為領導小組成員。院領導小組下設政???、教育科和行政科,先后抽調教職工79人,其中專業(yè)教師由17人增加到43人。同年春,在無錫分院創(chuàng)辦的同時,江蘇省化工廳與常州市委書記何冰皓、副書記章化農洽商,在常州籌辦南京化工學院常州分院,達成共識。5月22日,南京化工學院常州分院召開成立大會暨開學典禮,“南京化工學院常州分院”的校牌掛上了?;瘡S大門。6月12日,常州市委任命李清為南京化工學院常州分院院長,羊淇為副院長。6月20日,常州市委組織部批準成立“中共南京化工學院常州分院支部委員會”,由李清任黨支部書記,羊淇任副書記。9月20日,中共常州化工局黨組批準中共南京化工學院常州分院支部委員會的組成人員為:李清、羊淇、朱素琴、汪振榮、華金海、蔣鑒平六位同志。
1979年5月26日,江蘇省革命委員會復文無錫市革命委員會,批準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遷址郊區(qū)馬山,實行省市雙重領導、以省為主的領導體制,學制四年,在校生規(guī)模1200人,畢業(yè)生由江蘇省統(tǒng)一分配。同年,無錫市馬山“五七干?!钡乃匈Y產劃撥給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撤銷南京化工學院常州分院,常州分院的在校生并入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
1980年1月7日,中共江蘇省委批準成立合并后的中共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委員會,任命施樂堯為黨委書記、院長,徐野任副書記,洪奇、金延、李惠進任黨委委員、副院長。隨后,無錫市委又增派范為霖參加學校領導班子工作。同年暑期,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招收第三屆新生82人,有機、化機專業(yè)各一個班級。12月,分院黨委決定成立有機化工系、化工機械系和基礎課部,建立有機化工系黨支部、化工機械系黨支部,撤銷學生黨支部,學生黨員編入所在系黨支部。同時建立了數(shù)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無機、分析、物理電工、力學、儀表、外語、金工機械和制圖11個教研室。到1981年上半年,分院黨政和教學業(yè)務機構基本健全,擁有兩系一部17個教研室186名教職工,三屆學生439人,實驗室8個,藏書3萬余冊,學術委員會和職稱評定辦公室也先后建立并開展工作。12月29日,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改名為江蘇化工學院,報國務院批準,并從無錫搬遷至常州建設新校址。
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定名為江蘇化工學院。6月中旬到7月底,無錫分院順利完成搬遷,移師常州。7月11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江蘇化工學院。9月10日,省委批準建立中共江蘇化工學院委員會,任命施樂堯為副書記主持黨委工作,朱永為副院長,徐愛如為副書記兼副院長,徐野為副書記,孫載堅為副院長。9月17日,“江蘇化工學院成立暨開學典禮大會”隆重舉行,省、市領導蒞臨。當天下午,吳文英副書記代表常州市委在紅星劇院舉行“江蘇化工學院成立聯(lián)歡大會”。江蘇工業(yè)學院完成了草創(chuàng)過程,常州人民也終于圓了“大學夢”。
1984年實行江蘇省人民政府和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聯(lián)合辦學機制,江蘇化工學院成為早期走地方政府與國家部委聯(lián)合辦學新路的高校。
1992年學校體制轉歸“中石化”直屬,并更名“江蘇石油化工學院”,2000年復調整為以江蘇省為主、與“中石化”共管的高校。
2002年,學校更名“江蘇工業(yè)學院”。
2010年,經教育部批準正式更名為常州大學。
2011年,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成功簽署共建常州大學協(xié)議。
2017年11月22日,常州大學近現(xiàn)代史與紅色文化研究院成立。
2018年3月,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2019年7月,學校與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溫州大學共同發(fā)起成立長三角高水平特色地方高校創(chuàng)新聯(lián)盟。
2020年10月,學校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11月,學校被確定為江蘇省教育廳、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021年7月22日下午,入選江蘇省教育廳將專家推薦名單。7月26日,根據(jù)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的“2020年學位授權審核結果公示”,常州大學新增“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新增應用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新增國際商務、法律、社會工作、體育、翻譯、電子信息、機械、土木水利、護理、工商管理十個專業(yè)學位碩士點。9月29日,常州大學與常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在常州大學文彰樓報告廳舉行合作簽約儀式。
2021年11月,入選2020年審核增列的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名單。
2021年12月,入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首批現(xiàn)代產業(yè)學院公示名單。
二、常州大學辦學條件
截至2021年4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yè)3個、國家級一流專業(yè)建設點12個、教育部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yè)8個;國家級一流課程13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
專業(yè)建設
專業(yè)名稱 | 級別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國家級特色專業(yè)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國家級特色專業(yè)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國家級特色專業(yè) |
安全工程專業(yè) | 教育部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教育部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 |
安全工程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 |
制藥工程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 |
環(huán)境工程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 |
能源化學工程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 |
軟件工程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 |
會計學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yè) |
金屬材料工程 | 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yè)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yè)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yè)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yè) |
制藥工程 | 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yè) |
油氣儲運工程 | 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yè) |
安全工程 | 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yè) |
環(huán)境工程 | 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yè) |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