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耕田》文言文
虞舜大孝,竭力于田。象鳥相助,孝感動天。
舜,姓姚,名重華。父瞽瞍頑,母握登賢而早喪。后母嚚,弟象傲,常謀害舜。舜孺慕號泣,如窮人之無所歸。負罪引慝,孝感動天。嘗耕于歷山,象為之耕,鳥為之耘。帝堯聞之,妻以二女,歷試諸艱。天下大治,因禪焉。
大舜心中祇有父母,故不知其他,祇求可得父母之歡心,故始終不見父母不是處。人倫之變,至舜而極。然能盡愛敬之誠,則至頑如瞍,尚能底豫允若,況頑不如瞍者乎。
字詞翻譯
1.虞:朝代名,在今山西。
2.瞽瞍:時人以舜父雖有目,不能分別好惡,故稱之曰瞽瞍。
3.頑: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即無知無識而妄為也。
4.嚚: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
5.孺慕:謂如孺子之慕父母,言其誠也。
6.號泣:哭泣,猶曰聲淚俱下。
7.慝:惡之匿于心者,言己實侍奉無狀,不能得親歡也。
8.堯:古帝名,帝嚳之子。初封于唐,故曰唐堯,又曰陶唐氏。
9.二女:娥皇、女英也。
10.底:致也。豫:樂也。允:信也。若:順也。
白話文
在遙遠的虞代,有一位孝子「舜」,姓姚,名重華。他的父親叫瞽瞍,既沒有知識,又喜歡胡作妄為。生母名叫握登,賢良有婦德,不幸早逝。而父親不辨是非,總是聽信后母的讒言,時常辱罵、虐待他。后母所生的弟弟名叫「象」,也對舜十分不友善,既傲慢又無禮。
他們時常設計要謀害舜。舜像窮苦伶仃無家可歸的孩子,會獨自呼號哭泣,認為是自己侍奉得不好,不得父母歡心。舜心中沒有怨天尤人,依然孝順父母,友愛弟弟。他這樣寬大的胸懷,孝順的行為,感動了上天。當他在歷山耕種時,有大象幫他耕田,有鳥兒幫他耘土、除草,靠著大家的努力,把歷山一帶開發(fā)成了良田,因此舜的孝行與名聲也漸漸流傳開來。當時堯帝得知舜的孝行后,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并請他治理國家,還多次用艱難的事情,考驗舜辦事的能力。后來天下大治,堯帝就把王位讓給他。舜以「虞」為國號,后人稱為「虞舜」。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