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三级,欧美视频一区亚洲不要,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久久综合久久首页

          更三高考訂閱頁

          2021初三物理期末重點復習資料

          Ai高考 · 高中地理
          2022-04-08
          更三高考院校庫

          學習效率的高低,是一個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體現(xiàn)。在學生時代,學習效率的高低主要對學習成績產(chǎn)生影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guān)初三物理期末重點復習資料,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初三物理期末重點復習資料1《電與磁》


          2021初三物理期末重點復習資料

          第一節(jié)磁現(xiàn)象磁場

          1、磁現(xiàn)象:

          磁性:物體能夠吸引鋼鐵、鈷、鎳一類物質(zhì)(吸鐵性)的性質(zhì)叫磁性。

          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做磁體。磁體具有吸鐵性和指向性。

          磁體的分類:①形狀:條形磁體、蹄形磁體、針形磁體;②來源:天然磁體(磁鐵礦石)、人造磁體;③保持磁性的時間長短:硬磁體(永磁體)、軟磁體。

          磁極:磁體上磁性的部分叫磁極。磁極在磁體的兩端。磁體兩端的磁性,中間的磁性最弱。

          磁體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內(nèi)自由轉(zhuǎn)動的條形磁體或磁針,靜止后總是一個磁極指南(叫南極,用S表示),另一個磁極指北(叫北極,用N表示)。

          無論磁體被摔碎成幾塊,每一塊都有兩個磁極。

          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若兩個物體互相吸引,則有兩種可能:①一個物體有磁性,另一個物體無磁性,但含有鋼鐵、鈷、鎳一類物質(zhì);②兩個物體都有磁性,且異名磁極相對。)

          磁化:一些物體在磁體或電流的作用下會獲得磁性,這種現(xiàn)象叫做磁化。

          鋼和軟鐵都能被磁化:軟鐵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稱為軟磁性材料;鋼被磁化后,磁性能長期保持,稱為硬磁性材料。所以鋼是制造永磁體的好材料。

          2、磁場:

          磁場:磁體周圍的空間存在著磁場。

          磁場的基本性質(zhì):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chǎn)生磁力的作用。磁體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通過磁場而發(fā)生的。

          磁場的方向:把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定為那點磁場的方向。

          磁場中的不同位置,一般說磁場方向不同。

          磁感線:在磁場中畫一些有方向的曲線,任何一點的曲線方向都跟放在該店的磁針北極所指的方向一致。這樣的曲線叫做磁感線。

          對磁感線的認識:

          ①磁感線是在磁場中的一些假想曲線,本身并不存在,作圖時用虛線表示;

          ②在磁體外部,磁感線都是從磁體的N極出發(fā),回到S極。在磁體內(nèi)部正好相反。

          ③磁感線的疏密可以反應(yīng)磁場的強弱,磁性越強的地方,磁感線越密,磁性越弱的地方,磁感線越稀;

          ④磁感線在空間內(nèi)不可能相交。

          典型的磁感線:

          3、地磁場:

          地磁場:地球本身是一個巨大的磁體,在地球周圍的空間存在著磁場,叫做地磁場。

          地磁場的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地磁場的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

          小磁針能夠指南北是因為受到了地磁場的作用。

          地理的兩極和地磁的兩極并不重合,磁針所指的南北方向與地理的南北極方向稍有偏離(地磁偏角),世界上最早記述這一現(xiàn)象的人是我國宋代的學者沈括。(《夢溪筆談》)

          第二節(jié)電生磁

          1、奧斯特實驗:

          最早發(fā)現(xiàn)電流磁效應(yīng)的科學家是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

          奧斯特實驗:

          對比甲圖、乙圖,可以說明:通電導線的周圍有磁場;

          對比甲圖、丙圖,可以說明:磁場的方向跟電流的方向有關(guān)。

          2、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方向和條形磁體的磁場一樣。通電螺線管的兩端相當于條形磁體的兩個極,通電螺線管兩端的極性跟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有關(guān)。

          3、安培定則: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指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N極。

          第三節(jié)電磁鐵電磁繼電器

          1、電磁鐵:

          定義:插有鐵芯的通電螺線管。

          特點:①電磁鐵的磁性有無可由通斷電控制,通電有磁性,斷電無磁性;

          ②電磁鐵磁極極性可由電流方向控制;

          ③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流大小、線圈匝數(shù)、:電磁鐵的電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強;電流一定時,外形相同的電磁鐵,線圈匝數(shù)越多,它的磁性越強。

          2、電磁繼電器:

          電磁繼電器是利用低電壓、弱電流電路的通斷,來間接地控制高電壓、強電流電路的裝置。

          電磁繼電器是利用電磁鐵來控制工作電路的一種開關(guān)。

          電磁繼電器的結(jié)構(gòu):電磁繼電器由電磁鐵、銜鐵、彈簧、動觸點和靜觸點組成,其工作電路由低壓控制電路和高壓工作電路組成。

          3、揚聲器:

          揚聲器是將電信號轉(zhuǎn)化成聲信號的裝置,它由固定的永久磁體、線圈和錐形紙盆構(gòu)成。

          揚聲器的工作原理:線圈通過如圖下所示電流時,受到磁體吸引而向左運動;當線圈通過方向相反的電流時,受到磁體排斥而向右運動。由于通過線圈的電流是交變電流,它的方向不斷變化,線圈就不斷地來回振動,帶動紙盆也來回振動,于是揚聲器就發(fā)出了聲音。

          第四節(jié)電動機

          1、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

          ①通電導體在磁場里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磁感線方向垂直,跟電流方向垂直;

          ②通電導體在磁場里受力的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guān)。(當電流方向或磁感線方向兩者中的一個發(fā)生改變時,力的方向也隨之改變;當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兩者同時都發(fā)生改變時,力的方向不變。)

          ③當通電導線與磁感線垂直時,磁場對通電導線的力;當通電導線與磁感線平行時,磁場對通電導線沒有力的作用。

          2、電動機:

          電動機是根據(jù)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因受力而發(fā)生轉(zhuǎn)動的原理制成的,是將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的裝置。

          電動機是由轉(zhuǎn)子和定子兩部分組成的。

          換向器的作用是每當線圈剛轉(zhuǎn)過平衡位置時,能自動改變線圈中電流的方向,使線圈連續(xù)轉(zhuǎn)動。

          改變電動機轉(zhuǎn)動方向的方法:改變電流方向(交換電壓接線)或改變磁感線方向(對調(diào)磁極)。

          提高電動機轉(zhuǎn)速的方法:增加線圈匝數(shù)、增加磁體磁性、增大電流。

          第五節(jié)磁生電

          1、電磁感應(yīng)現(xiàn)象:

          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fā)現(xiàn)了電磁感應(yīng)現(xiàn)象。

          內(nèi)容: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chǎn)生電流,這種現(xiàn)象叫做電磁感應(yīng),產(chǎn)生的電流叫做感應(yīng)電流。

          導體中感應(yīng)電流的方向,跟導體的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guān)。(當導體運動方向或磁感線方向兩者中的一個發(fā)生改變時,感應(yīng)電流的方向也隨之改變;當導體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兩者同時都發(fā)生改變時,力的方向不變。)

          2、發(fā)電機:

          發(fā)電機是根據(jù)電磁感應(yīng)現(xiàn)象制成的,是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

          發(fā)電機是由定子和轉(zhuǎn)子兩部分組成的。

          從電池得到的電流的方向不變,通常叫做直流電。

          電流方向周期性變化的電流叫做交變電流,簡稱交流電。

          在交變電流中,電流在每秒內(nèi)周期性變化的次數(shù)叫做頻率,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簡稱赫,符號為Hz。

          我國供生產(chǎn)和生活用的交流電,電壓是220V,頻率是50Hz,周期是0.02s,即1s內(nèi)有50個周期,交流電的方向每周期改變2次,所以50Hz的交流電電流方向1s內(nèi)改變100次。

          初三物理期末重點復習資料2

          1、靜電現(xiàn)象:

          ⑴摩擦可以使物體帶電,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zhì)。

          ⑵摩擦起電實質(zhì):電荷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物體,使物體顯示出帶電的狀態(tài)。

          ⑶正電荷: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相同,叫正電荷;負電荷: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相同,叫負電荷。

          ⑷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體是否帶電,可使用驗電器;驗電器的原理:同種電荷互相排斥。

          ⑹閃電是一種瞬間發(fā)生的大規(guī)模放電現(xiàn)象。

          2、電路

          電路:用導線把電源、用電器、開關(guān)等連接起來組成的電的路徑。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電器:利用電來工作。電源:供電;開關(guān):控制電路通斷;導線:連接電路,形成電流的路徑;

          ⑵短路:導線不經(jīng)過用電器直接跟電源兩極連接的電路,叫短路。整個電路短路是指電源兩端短接,這時整個電路電阻很小,電流很大,電路強烈發(fā)熱,會損壞電源甚至引起火災。做實驗時,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電時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畫的電路圖說明注意事項:①用統(tǒng)一規(guī)定的符號;②連線要橫平豎直;③線路要簡潔、整齊、美觀。

          ⑷通路是指閉合開關(guān)接通電路,電流流過用電器,使用電器進行工作的狀態(tài)。斷路是指電路被切斷,電路中沒有電流通過的狀態(tài)。

          ⑸串聯(lián)電路、并聯(lián)電路的區(qū)別:(識別串聯(lián)電路與并聯(lián)電路的方法:①路徑法②拆除法③支點法)

          3、電流

          電流是指電荷的定向移動。電流的大小稱為電流強度(簡稱電流,符號為I),國際單位是安培,符號為A。電流方向規(guī)定:正電荷運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自由電子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

          ⑴電流表的讀數(shù):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讀數(shù)。

          ⑵電流表的接法:①電流表必須串聯(lián)在電路中;②使電流從電流表的“+”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通過電流表的電流不能超過其量程;④嚴禁將電流表與電源或用電器并聯(lián)。(注意:①在不超過測量值的情況下,應(yīng)盡量使用較小的量程測量,對于同一個電流表來說,量程越小測量結(jié)果越精確;②在不能估計被測電流大小的情況下,可先用的量程試觸,根據(jù)情況選用合適的量程。)

          ⑶串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串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處處相等;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特點:并聯(lián)電路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4、電壓

          電壓的單位:伏、千伏、毫伏。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壓使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原因。

          ⑴生活中常見的電壓值:一節(jié)干電池電壓1.5V;一節(jié)蓄電池電壓2V;我國生活用電電壓220V;對人體安全電壓≤36V。

          ⑵串聯(lián)電路中的電壓規(guī)律: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壓規(guī)律: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的電壓相等。

          5、電阻

          物理學中把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叫電阻。電阻的符號:R

          ⑴電阻的單位:歐姆;符號:Ω

          ⑵單位換算關(guān)系:1MΩ=1000kΩ1kΩ=1000Ω

          6、電阻相關(guān)特性

          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有關(guān)

          ⑴長度相同、橫截面積相同,材料不同,電阻不同;

          ⑵材料相同、長度相同,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

          ⑶材料相同、橫截面積相同,長度越長,電阻越大;

          ⑷對大多數(shù)導體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大。

          7、電阻分類

          保持阻值不變的電阻簡稱定值電阻。可以調(diào)節(jié)變化的電阻簡稱可變電阻

          8、滑動變阻器的結(jié)構(gòu):

          ⑴金屬桿:金屬桿的電阻很小,其兩端接線柱間的電阻值幾乎為零,可以忽略不計;

          ⑵電阻絲:圓筒上纏繞的是表面涂有絕緣層的電阻絲,其阻值較大,標牌上所標的“50Ω”即指電阻絲兩端接線柱間的電阻值;

          ⑶滑片:滑片可以在金屬桿上左右移動,滑片的上部與金屬桿相連,下端通過電阻絲的接觸滑道(刮去絕緣層的部分)與電阻絲相連通。

          ⑷接線柱:有四個接線柱,一上一下接入電路時,能起到變阻作用。連接電路時,要斷開開關(guān),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調(diào)到阻值的位置

          ⑸滑動變阻器的原理:通過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的大小。

          9、歐姆定律:

          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歐姆定律公式:I=U/R歐姆定律公式變形式:U=IRR=U/IR

          10、歐姆定律意義:

          歐姆定律的物理意義:揭示了“導體中的電流由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阻決定”這一制約關(guān)系。

          11、伏安法測電阻:

          把導體接入電路,使導體中通過電流,用電壓表測出燈泡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測出通過燈泡的電流,再用歐姆定律公式算出燈泡的電阻。

          初三物理期末重點復習資料3:電功率

          1.電功(W):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

          2.電功的單位:國際單位:焦耳。常用單位有:度(千瓦時),1度=1千瓦時=3.6×106焦耳。

          3.測量電功的工具:電能表(電度表)

          4.電功計算公式:W=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計算電功時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電路;②計算時單位要統(tǒng)一;③已知任意的三個量都可以求出第四個量。

          6.計算電功還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W=UQ(Q是電量);

          7.電功率(P):電流在單位時間內(nèi)做的功。單位有:瓦特(國際);常用單位有:千瓦(kW),毫瓦(mW)

          8.計算電功率公式:P=W/t=U.I(式中單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9.利用P=W/t計算時單位要統(tǒng)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則P的單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時、t用小時,則P的單位是千瓦。

          10.計算電功率還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額定電壓(U0):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

          12.額定功率(P0):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13.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

          14.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

          P0;燈很亮,易燒壞。

          當U

          當U=U0時,則P=P0;正常發(fā)光。

          15.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chǎn)生的熱量,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與通電時間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單位Q→焦;I→安(A);R→歐(Ω);t→秒。)

          17.當電流通過導體做的功(電功)全部用來產(chǎn)生熱量(電熱),則有W=Q,可用電功公式來計算Q。(如電熱器,電阻就是這樣的。)

          初三物理期末重點復習資料4:能量與做功

          1、做功

          物理學中規(guī)定: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機械功(簡稱“做功”)

          2、做功的兩個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3、功的計算方法:

          定義: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公式:功=力×距離,即W=Fs

          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功W的單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義:1N的力,使物體力的方向上通過1m的距離所做的功為1J。

          即:1J=1N×1m=1Nm

          注意:在運算過程中,力F的單位:牛(N);距離s的單位:米(m);

          4、機械功原理

          ⑴使用機械只能省力或省距離,但不能省功。

          ⑵機械功原理是機械的重要定律,是能量守恒在機械中的體現(xiàn)。

          5、功率

          ⑴功率概念:物理學中,把單位時間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⑵功率的物理意義: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⑶功率計算公式:功率=功/時間

          符號表達式:P=W/t推導式p=Fv(F單位是N,V單位是m/s)

          ⑷功率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焦耳,時間的單位是秒,功率的單位是焦耳/秒,它有一個專門名稱叫瓦特,簡稱瓦,符號是W,這個單位是為了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1W=1J/s

          6、機械效率

          ⑴機械效率的定義:有用功與總功的比。

          ⑵公式:

          ⑶有用功(W有用):克服物體的重力所做的功W=Gh。

          ⑷額外功(W額外):克服機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⑸總功(W總):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W=FS。

          ⑹總功等于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即W總=W有用+W額外。

          7、“能量”的概念:物體具有做功的本領(lǐng),就說物體具有能。

          總結(jié):在物理學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聯(lián)系,能量反映了物體做功的本領(lǐng)。一個物體能做的功越多,這個物體的能量就越大。

          ⑴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

          ⑵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⑶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

          質(zhì)量相同時,速度越大的物體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動能越大;速度相同時,質(zhì)量越大的物體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動能大。

          物體被舉得越高,質(zhì)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物體具有的動能和勢能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

          8、內(nèi)能與熱量

          ⑴內(nèi)能:物體內(nèi)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nèi)能。

          ⑵物體的內(nèi)能與溫度有關(guān):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內(nèi)能就越大。

          ⑶熱運動:物體內(nèi)部大量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⑷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是等效的。

          ⑸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nèi)能減小;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nèi)能增大。

          ⑹物體吸收熱量,當溫度升高時,物體內(nèi)能增大;物體放出熱量,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nèi)能減小。

          ⑺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⑻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

          ⑼比熱(c):單位質(zhì)量的某種物質(zhì)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zhì)的比熱。

          ⑽比熱是物質(zhì)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zhì)的體積、質(zhì)量、形狀、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zhì)相同,比熱就相同。

          ⑾比熱的單位是:焦耳/(千克℃),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⑿水的比熱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千克的水當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耳。

          ⒀熱量的計算:①Q(mào)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焦耳;c是物體比熱,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zhì)量;t0是初始溫度;t是后來的溫度。)②Q放=cm(t0-t)=cm△t降

          ⒁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chuàng)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zhuǎn)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zhuǎn)化和轉(zhuǎn)移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9、內(nèi)能與熱機

          ⑴燃燒值q: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熱值。單位是:焦耳/千克。

          ⑵燃料燃燒放出熱量計算:Q放=qm或者Q放=qv;(Q放是熱量,單位是:焦耳;q是熱值,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zhì)量,單位是:千克。),有時候氣體的熱值可以用Q放=qv計算(Q放是熱量,單位是:焦耳;q是熱值,單位是:焦/立方米;v是體積,單位是:立方米。)

          ⑶利用內(nèi)能可以加熱,也可以做功。

          ⑷內(nèi)燃機可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它們一個工作循環(huán)由吸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沖程。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對外做功1次,活塞往復2次,曲軸飛輪轉(zhuǎn)2周。

          ⑸熱機的效率: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熱機的效率。熱機的效率是熱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⑹在熱機的各種損失中,廢氣帶走的能量最多,設(shè)法利用廢氣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初三物理期末重點復習資料5:歐姆定律

          1.I=U/R(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I=I1=I2=…=In(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的特點:電流處處相等)

          3.U=U1+U2+…+Un(串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特點: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

          4.I=I1+I2+…+In(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的特點:干路上的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5.U=U1=U2=…=Un(并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特點: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都等于電源電壓)

          6.R=R1+R2+…+Rn(串聯(lián)電路中電阻的特點:總電阻等于各部分電路電阻之和)

          7.1/R=1/R1+1/R2+…+1/Rn(并聯(lián)電路中電阻的特點:總電阻的倒數(shù)等于各并聯(lián)電阻的倒數(shù)之和)

          8.R并=R/n(n個相同電阻并聯(lián)時求總電阻的公式)

          9.R串=nR(n個相同電阻串聯(lián)時求總電阻的公式)

          10.U1:U2=R1:R2(串聯(lián)電路中電壓與電阻的關(guān)系:電壓之比等于它們所對應(yīng)的電阻之比)

          11.I1:I2=R2:R1(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與電阻的關(guān)系:電流之比等于它們所對應(yīng)的電阻的反比)

          二、電功電功率部分

          12.P=UI(經(jīng)驗式,適合于任何電路)

          13.P=W/t(定義式,適合于任何電路)

          14.Q=I2Rt(焦耳定律,適合于任何電路)

          15.P=P1+P2+…+Pn(適合于任何電路)

          16.W=UIt(經(jīng)驗式,適合于任何電路)

          17.P=I2R(復合公式,只適合于純電阻電路)

          18.P=U2/R(復合公式,只適合于純電阻電路)

          19.W=Q(經(jīng)驗式,只適合于純電阻電路。其中W是電流流過導體所做的功,Q是電流流過導體產(chǎn)生的熱)

          20.W=I2Rt(復合公式,只適合于純電阻電路)

          21.W=U2t/R(復合公式,只適合于純電阻電路)

          22.P1:P2=U1:U2=R1:R2(串聯(lián)電路中電功率與電壓、電阻的關(guān)系:串聯(lián)電路中,電功率之比等于它們所對應(yīng)的電壓、電阻之比)

          23.P1:P2=I1:I2=R2:R1(并聯(lián)電路中電功率與電流、電阻的關(guān)系:并聯(lián)電路中,電功率之比等于它們所對應(yīng)的電流之比、等于它們所對應(yīng)電阻的反比)

          物理量(單位)公式備注公式的變形

          速度V(m/S)v=S:路程/t:時間

          重力G(N)G=mgm:質(zhì)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

          m:質(zhì)量

          V:體積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F2

          浮力F浮(N)F浮=G物-G視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N)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F1:動力L1:動力臂

          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輪F=G物

          S=h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F=(G物+G輪)/2

          S=2h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F=(G物+G輪)

          S=nh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shù)

          機械功W(J)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G物h

          總功W總W總=Fs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η=W有/W總×100%

          功率P(w)P=w/t

          W:功

          t:時間

          壓強p(Pa)P=F/s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Pa)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熱量Q(J)Q=cm△t

          c:物質(zhì)的比熱容

          m:質(zhì)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

          的熱量Q(J)Q=mqm:質(zhì)量

          q:熱值

          電磁波波速與波長、頻率的關(guān)系C=λνC:波速(電磁波的波速是不變的,等于3×108m/s)

          λ:波長ν:頻率


          2021初三物理期末重點復習資料

          2022高考備考攻略

          高考資訊推薦

          高中地理

          更三高考為各位高中生整理了高中地理學習課件、高中地理學習提分 ... [進入專欄]

          報考信息

          動態(tài)簡章計劃錄取分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