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作于王昌齡從江寧丞被貶為龍標縣尉,李白在揚州聽到好友被貶后寫下了這首詩。語文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重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原文及翻譯
原文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譯文
在楊花落完,子規(guī)啼鳴的時候,聽說你路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二、字詞解釋
⑴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職稱為左遷。龍標:古地名,唐朝置縣,今湖南省黔陽縣。
⑵楊花:柳絮。子規(guī):即杜鵑鳥,相傳其啼聲哀婉凄切。楊花落盡:一作“揚州花落”。
⑶龍標: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總稱,在今湖南省西部。
⑷與:給。
⑸隨風:一作“隨君”。夜郎:漢代中國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云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qū)建立過政權(quán),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縣境,與黔陽鄰近)。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直到夜郎西”。
三、文學常識
王昌齡 (698— 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
王昌齡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nóng)耕維持生活,30歲左右進士及第。初任秘書省校書郎,而后又擔任博學宏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
四、課后練習
1、這首詩開頭一句寫景除了點明時令外還有什么作用?
2、首句有哪些意象?
3、最后兩句運用了_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__。
4、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王昌齡被貶之地偏遠?
5、賞析
(1)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答案:
1、渲染凄清的氣氛,襯托離情別緒。
2、楊花;子歸鳥
3、想象(擬人);同情關(guān)懷(思念關(guān)懷)。
4、聞道龍標過五溪;隨風直到夜郎西。
5、(1)起句用筆奇巧,寫景中暗愚節(jié)令,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楊花飄落,子規(guī)啼叫,詩人擷取這兩種景物加以描寫,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2)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用男女情愛的方式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風逐月直到夜郎西,想象驚人,氣概超逸,氣勢靈動,充分顯示出詩人的藝術(shù)個性。(以擬人化的手法寫月,賦予月亮以人的特征,李白內(nèi)心的悲愁無可排遣,無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詩人只好把滿腔悲愁和深深的思念托付給明月,帶給遠隔千里的天涯淪落人,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同情和關(guān)切。)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重點的全部內(nèi)容就是這些,預祝大家在新學期可以更好的學習。
【初一新人教版語文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重點】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