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
拼音:gāng ,注音:ㄍㄤ ,部首:月,筆畫:7
五筆:EA或EAG,五筆98:EAG ,
統(tǒng)一碼:U+809B ,鄭碼:QBI ,倉頡碼:BM ,四角碼:71212
肛相關(guān)字典:
肛怎么寫好看:
肛硬筆行書
肛異體字:
疘
肛的解釋:
肛
gāng
直腸末端及口兒: * 。肛瘺(病,直腸接近 * 處發(fā)生膿腫,形成瘺管,有的在 * 附近有開口,流膿血)。脫肛(直腸或乙狀結(jié)腸從 * 脫出的?。?。
筆畫數(shù):7;
部首:月;
筆順編號:3511121
詳細(xì)解釋
肛
疘
gāng
【名】
(形聲。從肉,工聲。本義: * )
同本義〖anus〗
肛, * ?!?strong>《集韻》
“大腸端, * 也?!薄?strong>《六書故》
肛管和 * 的總稱〖anusandanalcanal〗
脫肛屬氣熱、氣虛、血虛、血熱。——明·朱震享
《丹溪先生心法·脫肛》肛表
gāngbiǎo
〖anusthermometre〗體溫計的一種,放在 * 內(nèi)進(jìn)行測量
肛瘺
gānglòu
〖analfistula〗一種病。直腸接近 * 處發(fā)生膿腫,形成瘺管,有的在 * 附近有開口,流膿血。通稱“漏瘡”或“痔漏”
*
gāngmén
〖anus〗∶消化管后端的開口
〖vent〗∶腸道末端通外界的開口——尤用在非哺乳動物的脊椎動物(如魚或鳥)
肛膜
gāngmó
〖analplate〗由內(nèi)胚層和外胚層形成的一片胚胎膜,后來裂孔成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