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草木植被是土地的保護屏障,在生物多樣性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來看,對于生態(tài)脆弱地區(qū),草木植被作為天然屏障,能夠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通過根基鞏固地表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減少地質災害的發(fā)生;間接來看,草木植被關系著生物多樣性,并對地下水產生直接影響,進而影響人類生產生活。因此,必須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草木植被,大力推進國土綠化,建設綠色中國,贏得綠色未來。
推進國土綠化,建設綠色中國,要全面協(xié)調,統(tǒng)籌兼顧。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在推進國土綠化的過程中,要統(tǒng)籌生態(tài)鏈,將綠化工作與其他有關生態(tài)建設行動系統(tǒng)結合,確保綠化工程的科學性,才能有效綠化。同時,綠化工程不僅關乎生態(tài)效益,更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在各地綠化行動中,在追求生態(tài)建設成效的同時,應當兼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形成。一方面因地制宜注重草木植被的品種選取,以保證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另一方面要利用好每一次的規(guī)模化綠化行動,適當結合媒體宣傳、實踐教育活動等形式做好社會宣傳教育,提升社會綠化意識。
推進國土綠化,建設綠色中國,要調動社會,全民參與。在我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進行全面的國土綠化行動,工程量浩大?!皢谓z不成線,獨木不成林?!秉h的先進經驗告訴我們,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每年植樹節(jié),越來越多的人拿起鐵鍬,種下綠色希望,凝聚環(huán)保意識,正是這樣日漸強烈的社會共識讓中國的版圖越來越綠。因此,在國土綠化行動中,應注重社會引導,調動群眾的力量。只有調動億萬人民群眾的磅礴偉力,才能真正做到無死角的、全面的綠化。
推進國土綠化,建設綠色中國,要持續(xù)發(fā)力,久久為功。在很多生態(tài)破壞嚴重的地區(qū),由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劣和綠化工作的技術性,初步綠化工作可能會經歷多輪的嘗試探索和失敗積累,再循序漸進,而后也需要不斷地鞏固否則將會功虧一簣。而“十年樹一木”,草木植被尤其是樹木的生長速度慢、生長周期長,能夠產生肉眼可見的“綠”需要多年的等待。塞罕壩之所以能實現從寸草不生、漫天黃沙的“人間絕境”到抬頭便是藍天、低頭便是綠樹的“綠色仙境”的涅槃,背后是兩代人五十多年的艱苦付出。久久為功才能利在千秋。
國土綠化是關系我國民生福祉的大事,更是關乎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大事,是響應我國人民從“盼溫飽”到“盼環(huán)?!钡拿篮蒙钚枨蟮捏w現,更是中國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體現。推進國土綠化,建設綠色中國,才能贏得美好未來。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