嗌
拼音:yì ài ,注音:ㄧˋ ㄞˋ ,部首:口,筆畫:13
五筆:KUW或KUWL,五筆98:KUWL ,
統(tǒng)一碼:U+55CC ,鄭碼:JUOL ,倉頡碼:RTCT ,四角碼:68012
嗌相關(guān)字典:
- 嗌說文解字
- 嗌康熙字典
- 嗌廣韻字典
- 嗌書法字典
- 嗌硬筆書法
嗌怎么寫好看:
![嗌在字典中的解釋 - 在線新華字典]()
嗌硬筆行書
嗌異體字:
嗌的解釋:
嗌
yì
咽喉。
嗌
ài
〔嗌嗌〕笑聲,如“一幸得勝,疾笑嗌嗌”。
咽喉窒塞,噎。
筆畫數(shù):13;
部首:口;
筆順編號:2514313425221
詳細(xì)解釋
嗌
ài
【動】
咽喉塞住〖choke〗
嗌,噎也…秦晉或曰嗌?!斗窖浴?br>嗌不容粒。——
《谷梁傳·昭公十九年》。
又如:嗌喉(上吊身亡)
另見yì
嗌
yì
【名】
咽喉〖throat〗
咽,又謂之嗌,氣所流通,厄要之處也。——
《釋名》食之已嗌痛。——
《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使我嗌疾而腰急。——
《列子·湯問》嗌于面塵,身無膏澤?!?strong>《素問》
喻指交通要道〖vitalcommunicationline〗
嗌者,扼也,扼要之處也。——
《說文解字注》嗌喔〖soundofflattering〗。如:嗌嘔(嗌喔。形容奉承取媚的聲音)
另見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