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定最值問題是行測數(shù)量關系中的高頻考點,也是相對較簡單的一類題型。如何穩(wěn)穩(wěn)解決這種題型?建議大家可以采取三步原則。
什么是和定最值問題?顧名思義,就是將和一定,求最大(小)值。一般在題目中體現(xiàn)為已知總和或平均數(shù),求其中某一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對于此類題型,我們把握一個原則:求某一項的最大值,則令其他項盡可能小;求某一項的最小值,則令其他項盡可能大。
在解此列題型時,我們可以分為三步:
第一步:列出項,找出所求項,標明最大/小值;
第二步:按照題干要求,填寫全部項;若存在未知項,則用未知數(shù)表示;
第三步:將全部項加起來等于總和,解方程;
【例1】老師將20顆糖分給5個小朋友,要求每個小朋友都分到糖果,且分的數(shù)量各不相同。問分的最多的小朋友最多有多少顆?
A.8 B.9 C.10 D.11
解析:要使分的最多的小朋友最多,則令其他小朋友盡可能少,即令其他小朋友分別為1,2,3,4顆,最多的小朋友則分的20-(1+2+3+4)=10顆,選擇C選項。
【例2】老師將20顆糖分給5個小朋友,要求每個小朋友都分到糖果,且分的數(shù)量均不相同。問分的最少的小朋友最多有多少顆?
A.2 B.3 C.4 D.5
解析:要使分的最多的小朋友最多,則令其他小朋友盡可能少。設最少的小朋友為x顆,則五個小朋友從少到多分別為x,x+1,x+2,x+3,x+4,可得方程:x+(x+1)+(x+2)+(x+3)+(x+4)=20,化簡得5x+10=20,解得x=2,即分的最少的小朋友最多可分得2顆。選擇A選項。
【例3】老師將20顆糖分給5個小朋友,要求每個小朋友都分到糖果,且分的數(shù)量均不相同。問分的第三多的小朋友最多有多少顆?
A.2 B.3 C.4 D.5
解析:要使分的第三的小朋友最多,則令其他小朋友盡可能少。即分的數(shù)量第四和第五的小朋友分別分得2顆和1顆,前兩名的未知,設第三名為x顆,則前兩名分別為x+2,x+1顆,可得方程:(x+2)+(x+1)+ x + 2 + 1 = 20,化簡得3x+6=20,解得x ≈ 4.67,求分的糖果的最大值,取整為4顆。選擇C選項。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