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學下一句是:不恥下問。出自《論語公冶長》。原文為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p>
敏而好學全句原文: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p>
譯文:子貢問道:“孔文子憑什么謚他為‘文’?”孔子道:“他聰敏靈活,愛好學問,又謙虛下問,不以為恥,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謚號?!?/p>解讀
朱熹《論語集注》中: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故謚法有以“勤學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奏龅弥u為文,以此而已。蘇氏曰:“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將攻之。訪于仲尼,仲尼不對,命駕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遺室孔姞。其為人如此而謚曰文,此子貢之所以疑而問也。孔子不沒其善,言能如此,亦足以為文矣,非經(jīng)天緯地之文也。”
盡管孔文子德行不佳——“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將攻之。訪于仲尼,仲尼不對,命駕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遺室孔姞” ,但是仍然被謚為”文“(在謚法中極高的謚號),這不免讓子貢感到疑惑。而孔子對錯分明,不否定他的難能可貴的優(yōu)點,告訴子貢他的謚的來由——雖然他聰敏而地位高,卻不恥于下問,這是常人所不及的。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