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桑罵槐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古文中有很多詞語常用來借代,運用起來就是另一層含義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代常見借代詞語,一起來看看吧。
常見借代詞語杏壇:本是孔子聚徒講學(xué)的地方,在今山東省曲阜孔廟大成殿前,因此就以杏壇稱代教育屆。
杏林:相傳三國時吳國董奉為人治病不受錢,只求重病愈者為之種杏五株,輕者一株,數(shù)年后蔚然成林。后常以杏林稱代醫(yī)學(xué)界。
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因土地和糧食是立國的根本,故用作國家的代稱。
朱門:紅漆的大門。古時王侯貴族經(jīng)帝王賞賜方可在宅門上加朱漆,故以朱門代指貴族宅第。
桑梓:古時住宅旁常栽桑樹、梓樹,因用桑梓稱代家鄉(xiāng)。
干戈:干,盾牌;戈,戟。干戈,是古代作戰(zhàn)時常用的武器,因用以泛指戰(zhàn)爭。
紈绔:是指用白色細絹裁制的套褲,這是古代富家貴族子弟所穿的衣服,常用以稱富貴子弟。
汗青:古代在竹簡上書寫,為了容易寫字和避免蟲蛀,先用火烤竹簡,使水分蒸發(fā),稱為汗青。引申為書冊、史冊。
絲竹:因琴瑟、簫管等樂器多用絲竹所制,后成為音樂的代稱。
縉紳:縉,插;紳,束腰的大帶。垂紳插笏是舊時官宦的裝束,故指有官職或做過官的人。
三尺:代法律。因古代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叫三尺法。
鴻雁:鳥名,有遷徙的性能,古代傳說能傳遞書信,因借指書信。
杜康:相傳是古代最初造酒的人,后作為酒的代稱。
布衣:古時平民穿的麻布衣服,后指平民百姓。
巾幗:古代婦女的頭巾和發(fā)飾,后用作婦女的代稱。
須眉:胡須和眉毛,借指男子。
拙荊:拙,粗劣,自謙之詞。古時貧寒人家的婦女以荊枝作釵,后因之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為拙荊。
1、桑梓:家鄉(xiāng)
2、桃李:學(xué)生
3、社稷、軒轅:國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學(xué)
6、烽煙:戰(zhàn)爭
7、巾幗:婦女
8、絲竹:音樂
9、須眉:男子
10、嬋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冊
13、伉儷: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傴僂,黃發(fā):老人
16、桑麻:農(nóng)事
17、提攜,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華蓋:運氣
21、函、簡、箋、鴻雁、札:書信
22、廟堂:朝廷
以上就是古代常見借代詞語了,大家都清楚了嗎?想要了解更多知識,關(guān)注本網(wǎng)站。
【古代常見借代詞語 常見借代詞語】相關(guān)推薦文章: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