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務員面試中,我們會絞盡腦汁去想到底該說些什么,在面試之前也主要會針對題目的回答進行學習,但實際上同一個答案不同的人說出來感覺不一樣,可能成績也不一樣。答題答得再好,沒有身體語言的輔助,沒有情感也會變成一個答題機器。面試時,一個簡單的微笑,一些禮貌性的動作,都會給考官留下一個深刻的好印象,所以在我們沒有說話的時候我們該如何表現(xiàn)呢?愈是沉默之時,考官愈加關注你的身體語言在“說”什么。
1.進場問好時:鞠躬時身體幅度特別大,動作夸張,東張西望,都不是好的身體“語言”。鞠躬是表示對考官的尊敬,但有的考生在鞠躬時,雙手會不自覺地前后擺動,還沒站穩(wěn)就走流程似的彎腰點頭坐下,這樣真的會顯示出自己的禮貌嗎?答案是否定的,在考官看來,這名考生有些隨便、不夠沉穩(wěn),且看起來套路滿滿。因此進場時不要有太多動作,站如松坐如鐘,簡單問好即可,不用刻意。
2.坐下聽引導語時:抬頭挺胸、雙腳放平,雙手擺放自然是面試時最基本的坐姿要求。
但有些考生會誤認為自己坐下了,就十分放松,在一些看起來不那么明顯的地方犯下大錯。一是晃動雙腿,有的考生一坐下便開始晃動雙腿,或在回答問題時不自覺地晃動雙腿,不管是由于緊張還是平時養(yǎng)成的習慣,在面試考場上,這個動作只會讓考官產(chǎn)生反感,從而大失分數(shù)。二是交叉翹腳的坐姿,容易使考官產(chǎn)生不端莊或者不重視、怠慢這次考試的印象。三則是交叉手臂,在傾聽考官提問或在考官思考時,會有個別考生出現(xiàn)手臂交叉的姿勢,這種姿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是帶有防御感的,自我保護意識強,難以拉進與考官的距離。
3.答題時:有些考生會習慣在表達時加上一些手勢,或是一邊說一邊玩弄手指,或是在回答問題時,無意間的玩弄紙,將會給人一種十分緊張的感覺,同時會讓考官覺得你是一個思想不集中的人。另外有的考生在回答不出問題時,往往會撓頭,一方面會讓考官覺得你不夠冷靜,另一方面會影響你的整體形象和禮儀,在面試考場上需要避免。也存在女性面試者因為自己穿的裙子太短,坐下時怕曝光,而不斷地拉群擺,也容易讓考官覺得考生太過于浮躁。因此,為避免這種窘境的產(chǎn)生,女性面試者在面試前,應選擇合適長度的裙子。留著長發(fā)的人,為避免不自覺的撥弄頭發(fā)影響到面試的結果,最好將長發(fā)扎起來。
整體來說,即避免太過于活潑、夸張的動作,不管什么樣的動作傳達出來的都應是平穩(wěn)、平實的態(tài)度。
4.思考時:一般來說因為緊張很少考生能做到面帶微笑,神情淡定自然,更多的考生不僅不自然,甚至在思考時會出現(xiàn)這樣的三個動作讓考官看在眼里,記在影響“評分”要素內(nèi)。首先是咬嘴唇,這一動作傳遞出的信息,除了不夠自信,還會讓人覺得這些人是過于緊張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其次是縮頭、吐舌頭,有的考生有時說錯一句話或在回答完問題后,會不自覺的縮下頭,吐一下舌頭,這些動作在考官看來亦是極不成熟的表現(xiàn)。如果在回答過程中,有些語句需要改正,不要糾結說錯了什么,繼續(xù)把要表達的新觀點落落大方的講出來,考官會認為你是一個頭腦冷靜、反應敏捷的人。最后也是最嚴重的一個問題是眼神漂浮不定,在面試時,若兩眼到處亂瞄,容易讓考官覺得你是一位沒安全感、對任何事都抱著不信任態(tài)度的人,因此產(chǎn)生負面的印象。
要避免這些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脫敏,對著鏡子觀察自己的問題亦或是以模擬的狀態(tài)錄一個完整的答題視頻,全面發(fā)現(xiàn)自身問題,再根據(jù)問題一個一個去改變,最好是有相應的小伙伴或者老師幫助及時指出問題,打斷切入式點評,才能盡可能讓自己的身體語言傳遞出最好的信號。面試的外在表現(xiàn)做好了不一定加分,但是不做好必定減分,而且動作是貫穿答題全程的,只有重視起來,才能在面試中錦上添花。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