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由缺構成,人生也是圓滿。滿是缺,缺也是滿。自然的理性是無法背離的,事情都有不完美的完美,太完美的東西和不太完美的東西都不存在,存在的只有在殘缺的美中無法超然物外但又在理性當中的事物,時間并不能改變這些。
人生活在自然社會中,瞬間纖弱的情感都存在,痛苦和快樂的東西都是相輔相成,在轉化中才能夠看到人生的意義也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人生。
詞人畢竟是曠達的,他隨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憂傷呢?這三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從語氣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問;從結構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為月亮開脫,實質上還是為了強調對人事的達觀,同時寄托對未來的希望。因為,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很有哲理意味。
詞的最后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嬋娟”是美好的樣子,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肮矉染辍本褪枪裁髟碌囊馑迹涔食鲎阅铣x莊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奔热蝗碎g的離別是難免的,那么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lián)系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但愿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局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于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說法,好友天各一方,不能見面,卻能以精神相通?!扒Ю锕矉染辍币部梢哉f是一種神交了!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