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劍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zhí)不變通的人。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不能憑主觀做事情。以靜止的眼光來看待變化發(fā)展的事物,必將導致錯誤的判斷。
刻舟求劍的道理10個字1.不要拘泥成法,固執(zhí)不知變通。
2.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
3.不能生搬硬套,要學會融會貫通,靈活應用。
刻舟求劍成語寓意劍落水中只會沉底,這是普通常識。船走遠了,還要在船底下找那早掉下水去的劍,真是愚蠢可笑。假使船是靜止的,劍沉水底,在船的落劍處刻上記號順著記號下水找劍,自然有可能找到。無奈劍沉水底就不動了,船卻在不斷移動。這個客觀事實沒在求劍的人的頭腦里得到反映。他一心以為劍從哪里落下去,就從哪里去找,必能找到。他的認識同客觀事實不一致,結果自然只有失敗。用這樣一個比喻來諷刺死抱著教條的人,非常有力。
這則成語包含著兩層道理。一層是,人的思想認識如果不符合客觀實際,就不會把事情做成功。另一層是,客觀實際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如果把陳規(guī)舊章當成解決新問題的法寶,也要鬧笑話。作者這種思想是樸素的唯物思想,辯證思想。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