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禹。亦稱三過其門而不入,是大禹治水中所發(fā)生的故事,講述主人公大禹為了治水,剛剛新婚便離開了家門,后來治水過程中,三次經(jīng)過自己家門都沒有進去,怕耽擱治水,等治水歸來時,孩子都已經(jīng)長大了,以此稱贊大禹大公無私、舍小家為大家的獻身精神。
三過家門而不入概述為了治水,大禹曾三過家門而不敢入。第一次經(jīng)過家門時,聽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還有嬰兒降臨的哇哇哭聲。助手勸他進去看看,他怕耽誤治水,并沒有進去;第二次經(jīng)過家門時,他的兒子正在他妻子的懷中向他招著手,這正是工程緊張的時候,他只是揮手打了下招呼,就走過去了。第三次經(jīng)過家門時,兒子已長到10多歲了,跑過來使勁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撫摸著兒子的頭,告訴他,水未治平,沒空回家,又匆忙離開,沒進家門。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被傳為美談,至今仍為人們所傳頌。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古代神話中,關于禹的傳說頗多。禹是一個有多方面?zhèn)ゴ筘暙I的英雄,深受人們的寵愛。關于禹的出生充滿了神秘色彩。傳說黃帝死后,堯,舜做首領的時候,中國發(fā)生了一次特大的水災,當時派了一個叫鯀的人治水,鯀為了治洪水,偷竊了天地寶物“息壤“,天帝十分生氣,命火神祝融在羽郊把鯀殺死。鯀死了三年尸體卻沒有腐爛,有人用刀剖開他的肚子,禹就從里面跳出來,而鯀自己則變成一頭黃熊隱入山中。
禹長大后,暗暗發(fā)誓,一定要繼承父親的事業(yè),治服洪水。他了解到只用堵得方法治水是不行的,他領導大家采用疏導的辦法。他們開鑿溝渠,把水引向低處,從江河在引入大海。禹一心治水,30多歲才結婚,而且結婚才4天,禹就離開妻子涂山氏去治水了。他一去13年,為了治水,到處奔波。傳說有三次,禹路過自己的家門,他都沒進去看看,有一次,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的哭,卻狠下心沒進去探望。
至今,鄉(xiāng)間還流傳著這樣的歌:一過家門聽罵聲,二過家門聽笑聲,三過家門捎口信,治平洪水轉家中。這四句普普通通的家常話,體現(xiàn)了大禹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難能可貴。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跡傳遍了各地,人們很受感動。禹因治水有功,被年老的舜選為繼承人。舜死后,禹繼任了部落首領聯(lián)盟。禹死后,他所在的夏部落的貴族擁戴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禹的位子。這樣一來,氏族公社時期的部落聯(lián)盟的選舉制度正式被廢除,變?yōu)橥跷皇酪u的制度,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出現(xiàn)了。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