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樂府是什么意思?小編在本文中整理了相關內容,快來看看吧!
漢樂府的意思漢族民歌音樂。樂府初設于秦,是當時“少府”下轄的一個專門管理樂舞演唱教習的機構。
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漢漢武帝時期。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漢樂府起源樂府是自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的機構,漢武帝時期大規(guī)模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后人統(tǒng)稱為漢樂府。后來樂府成為了一種詩歌體裁(1976年在秦始皇陵區(qū)出土了一件鈕鐘,上書錯金銘文:“樂府”,2000年在西安秦遺址出土“樂府承印”封泥一枚,進一步肯定了這一史實,而非始于漢武帝時期。
漢樂府的影響《詩經》《楚辭》基本都是抒情詩,抒情過程中也時而穿插敘事,但敘事附屬于抒情。兩漢樂府敘事詩的出現(xiàn),標志中國古代敘事詩的成熟。兩漢樂府詩都是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的,創(chuàng)作主體在選擇敘事對象時,善于發(fā)現(xiàn)富有詩意的鏡頭,及時攝入畫面。
漢樂府杰出作品《孔雀東南飛》,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與《木蘭辭》并稱樂府詩雙璧。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