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伊·德·莫泊桑,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歐·亨利。這三位的依次國籍為法國、俄國、美國。依次的代表作是短篇《羊脂球》、《胖子和瘦子》、《愛的犧牲》。
莫泊桑居伊·德·莫泊桑(Guy·de·Maupassant ),是一位法國19世紀后半期法國優(yōu)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早就有神經痛的征兆,他長期頑強的與病魔斗爭,堅持寫作,巨大的勞動強度與未曾收斂的放蕩生活,使他逐漸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的折磨之后,終于在1893年7月6日逝世,享年僅43歲。一生創(chuàng)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
契訶夫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 英語:Аnton chekhov ) (1860~1904) 俄國小說家、戲劇家、十九世紀末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1860年1月29日生于羅斯托夫省塔甘羅格市。但契訶夫只身留在塔甘羅格,靠擔任家庭教師以維持生計和繼續(xù)求學。1879年進莫斯科大學醫(yī)學系。1884年畢業(yè)后在茲威尼哥羅德等地行醫(yī),廣泛接觸平民和了解生活,這對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有良好影響。1904年6月,契訶夫因肺炎病情惡化,前往德國的溫泉療養(yǎng)地巴登維勒治療,7月15日逝世。
歐·亨利歐·亨利(O.Henry 1862~1910年),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SydneyPorter),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他的一生富于傳奇性,當過藥房學徒、牧牛人、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新聞記者、銀行出納員。他的創(chuàng)作緊隨莫泊桑和契訶夫之后,而又獨樹一幟。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國生活的百科全書”之譽。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