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處處針對呂不韋的核心原因就是兩人的政見不同,也就是政治見解看法不同,所以道不同不相為謀了,既然不同那就只能是敵人了,對待敵人的最好辦法就是除掉敵人了,所以李斯非常的想殺這個呂不韋了。
李斯和呂不韋關(guān)系
但是其實在李斯的道路上,如果沒有呂不韋的推薦,李斯不可能有機會近距離接近秦王,那樣他以后的政治前途就是一個未知數(shù),正是因為呂不韋,李斯才是后來的李斯,如果說李斯是千里馬,那么呂不韋就是伯樂。所以李斯這個人很不知道感恩。
呂不韋是李斯害死的嗎
其實呂不韋的死也不算是李斯害死的,最多煽風(fēng)點火,推波助瀾。主要因為權(quán)利太大,秦始皇想親政,必須處死呂不韋。借口就是嫪毐謀反,呂不韋推薦,有失察之罪。所以很多時候還是自己要有底線了。
呂不韋3次想要殺李斯
第一次在呂不韋得知鄭國修渠其實是李斯詭計的時候,當(dāng)時王綰為了留下李斯,情急之下,說出了李斯和鄭國相識這件事,很快呂不韋就明白了,秦國求著鄭國修渠,實是李斯的詭計而已。第二次想要殺了李斯,李斯看穿了呂不韋的用心。也就是李斯絲毫不掩飾一件事,那就是李斯讓姚賈去給公子成橋做師父,李斯絲毫不遮掩地揭穿了呂不韋的心思。
第三次想要殺了李斯的沖動,就是在如何安排李斯的時候。不過這一次,殺心很快就消失了,呂不韋心甘情愿地將李斯推薦到秦王身邊,這也是呂不韋人設(shè)的變化。他這么做無非兩個心思,如果贏政最終沒有看上李斯,那么不但如他所愿,到時候李斯離開或者死亡,壞的都是贏政的名聲,而不是他的。而如果是贏政看上并重用李斯,那李斯哪怕將來與他政見不合,也要承他的情。兩種結(jié)果他都不虧。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